唇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医二试历年高频考点大汇总
TUhjnbcbe - 2020/12/5 18:07:00

1.病、证、症的概念:

病,是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2.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3.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孤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五体的阴阳属性: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

5.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药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味:辛、甘二味属阳,酸、苦、咸三味属阴。升降浮沉: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6.五行的母子相及:即相生关系异常的变化。

母病及子:母行虚弱→子行虚弱→母子俱虚。

子病及母:(1)子病犯母:子行亢盛→母行亢盛→子母亢盛。

(2)子母俱虚:子行虚弱→母行不足→子母俱不足。

(3)子盗母气:子行亢盛→损伤母行→子盛母衰。

7.按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治法是: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按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治法是: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8.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腑病多实;六腑宜泻。

9.五脏的生理功能

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神明或主神志)。生理特性:心为阳脏,主通明;心气下降。

肺的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生理特性:脾气上升;喜燥恶湿;脾为孤脏。

肝的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肾的生理功能:藏精,肾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生理特性:主蛰守位;肾气上升。

10.胆又称“中精之府”“中正之官”“奇恒之腑”,主要的功能有: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水谷;主腐熟水谷。生理特性:胃气下降;喜润恶燥。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小肠的生理功能:主受盛化物;主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大肠的生理功能:主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膀胱的生理功能:汇聚水液;贮存和排泄尿液。

11.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脏腑、化血、化气、化神。

12.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3.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载气。

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生气、载气。

14.体质与病因病机

体质:决定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决定病变的从化;决定病变的传变。

15.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风为百病之长。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暑为阳邪;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暑多夹湿。

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燥性干涩;燥易伤肺。

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火热易扰心神;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易生风动血;火邪易致疮痈。

16.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17.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18.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19.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

疼痛:多表现刺痛,固定不移,夜间尤甚,拒按。

肿块:瘀血积于皮下或体内则可见肿块,肿块部位固定。

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

色紫黯:一是面色紫黯,口唇、爪甲青紫等;二是舌质紫黯,或舌有瘀斑、瘀点等。可出现肌肤甲错,脉涩或脉结代等。

20.虚实真假:

①真实假虚:指病机本质为“实”,但表现出“虚”的假象。大多是因邪气亢盛,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故真实假虚又称为“大实有羸状”。如因瘀血内阻而出现的妇女崩漏下血等。

②真虚假实:指病机本质为“虚”,但表现出“实”的假象。大多是因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无力所致,故真虚假实证又称为“至虚有盛候”。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之食少脘腹胀满;气血亏损,血海空虚之女子经闭等。

21.正治与反治是针对疾病过程中病变本质与征象是否一致而提出的治则。

正治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反治又称为“从治”,包括

(1)热因热用,即以热治热,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2)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适用于“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

(4)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其有通泻症状的实证。适用于“大实有羸状”的真实假虚。

22.失神:分为了正虚失神和邪盛失神。正虚失神是精亏神衰的表现;邪盛失神是邪盛神伤的表现。

23.假神:临床表现为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神志清楚,或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久病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提示脏腑精气衰竭,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24.我国正常人面色:红*隐隐、明润含蓄,是有胃气和有神气的表现。

25.五色主病: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和惊风。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色主虚证、湿证。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

26.发白伴有耳鸣、腰酸者属肾虚。小儿发结如穗,枯*无泽,伴面*肌瘦多见于疳积。

27.目的脏腑分属:瞳仁属肾,称为“水轮”;目内眦及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胞属脾,称为“肉轮”。

28.瞳孔散大见于颅脑损伤、出血中风病等;瞳孔缩小见于川乌、草乌、有机磷类农药及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

29.口唇呈樱桃红色为煤气中毒;人中满唇反为脾阳已绝。

30.斑是指皮肤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摊于皮肤,摸之不应手,压之不褪色者。疹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者。

31.红紫辨寒热

①食指络脉鲜红者,属外感表证、寒证。

②食指络脉紫红者,属里热证。

③食指络脉色青者,主疼痛、惊风。

④食指络脉淡白者,属脾虚、疳积。

⑤食指络脉紫黑者,为血络郁闭,病属重危。

32.点、刺舌:舌尖生点刺:多为心火亢盛。舌中生点刺:多为胃肠热盛。舌边有点刺:多为肝胆火盛。

33.新病音哑或失音多属实证,即“金实不鸣”。久病音哑或失音多属虚证,即“金破不鸣”。

34.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

35.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

36.独语: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

37.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并反复发作者,称为顿咳(百日咳),多因风邪与痰热搏结所致,常见于小儿。

38.咳声如犬吠,伴有声音嘶哑,吸气困难,是肺肾阴虚,疫毒攻喉所致,多见于白喉。

39.呕吐呈喷射状者多为热扰神明;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为胃反,多属脾胃阳虚证;口干欲饮,饮后则吐者为水逆,多属痰饮停胃,胃气上逆所致。

40.大便泄泻臭如败卵,或夹未消化食物,矢气酸臭者多为伤食;尿甜并散发烂苹果气味者多属消渴病;病室有蒜臭气味多见于有机磷中毒。

41.寒热往来:指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是正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反映,为半表半里证寒热的特征。

21.自汗: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后尤甚的症状。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盗汗:指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多见于阴虚证。

42.胀痛指疼痛带有胀满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多见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的病证。刺痛指疼痛如针刺之状的症状。是瘀血致痛的特点。头部、胸胁、脘腹处常见。隐痛指疼痛轻微,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的症状。是虚证疼痛的特点。常见于头、脘腹、胁肋、腰背等部位。

43.失眠:(1)不易入睡,甚至彻夜不眠,兼心烦不寐多见于心肾不交。(2)睡后易醒,不易再睡多见于心脾两虚。(3)睡眠时时惊醒,不易安卧多见于胆郁痰扰。(4)夜卧不安,腹胀嗳气酸腐多为食滞内停。

44.危重病人,本来毫无食欲,突然索食,食量大增,称为“除中”,是假神的表现之一,因胃气败绝所致。

45.口淡多见于脾胃虚弱;口甜多见于脾胃湿热、脾虚;口黏腻见于痰热内盛、湿热蕴脾及寒湿困脾;口酸多见于肝胃郁热、饮食停滞;口苦多见于肝胆火旺、心火上炎;口咸多属肾病或寒水上泛。

46.实脉类:应指有力。

滑脉脉象特点:往来流利,应指圆滑。主痰湿、食积、实热;青壮年;孕妇

弦脉脉象特点: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疼痛、痰饮等;老年健康者

紧脉脉象特点:绷急弹指,状如转索。主实寒证、疼痛、宿食。

47.浮脉类:共同特点为轻取即得。

浮脉脉象特点: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洪脉脉象特点: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主热盛。

濡脉脉象特点:浮细无力而软,主虚证,湿困。

散脉脉象特点:浮取散漫而无根,伴至数或脉力不匀。主元气离散,脏气将绝。

48.阳虚证临床表现:寒象(畏冷,肢凉)及气虚的症状。

阴虚证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

49.湿热蕴脾证与寒湿困脾证二者均可见脘腹痞闷,纳呆呕恶,便溏,肢体困重,面目发*,苔腻,脉濡。区别在于兼热、兼寒之不同。前者病性属湿热,故有舌质红苔*腻,身热不扬,阳*,脉濡数等湿热内蕴表现;后者病性属寒湿,故见舌淡苔腻白滑,腹痛喜暖,口淡不渴,带下量多清稀,阴*,脉濡缓等寒湿内停表现。

50.心肝血虚证、肝肾阴虚证、肺肾阴虚证的鉴别:心肝血虚临床症见心悸、失眠多梦、眩晕肢麻、视力减退等。而肝肾阴虚证和肺肾阴虚证都有肾阴虚的证候,均见腰膝酸软、耳鸣、遗精及阴虚内热的表现。

5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52.哮病与喘证的鉴别:喘证和哮病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撷肚,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亦伴呼吸困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未必兼哮,而哮必兼喘。

53.哮病的辨证论治:

冷哮证—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汤或小青龙汤。

热哮证—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药: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证—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方药: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汤。

风痰哮证—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方药:三子养亲汤。

虚哮证—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方药:平喘固本汤。

肺脾气虚证—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方药: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证—治法:补肺益肾;方药:生脉地*汤合金水六君煎。

54.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55.肺痨的辨证论治:

肺阴亏损证—治法:滋阴润肺;方药:月华丸。

虚火灼肺证—治法:滋阴降火;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气阴耗伤证—治法:益气养阴;方药: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阴阳两虚证—治法:滋阴补阳;方药:补天大造丸。

56.心悸的辨证论治:

心虚胆怯证—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证—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药:归脾汤。

心阳不振证—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水饮凌心证—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方药:苓桂术甘汤。

阴虚火旺证—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药: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瘀阻心脉证—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药:桃仁红花煎。

痰火扰心证—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药:*连温胆汤。

57.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

58.不寐的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59.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颠顶,由于受邪之脏腑经络不同,头痛之部位亦不同。大抵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颠顶部位,或连目系。

60.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61.中风的辨证论治:

急性期-中经络:

风痰瘀阻证—治法:息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

风阳上扰证—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

阴虚风动证—治法:滋阴潜阳,息风通络;方药:镇肝熄风汤。

急性期-中脏腑:

阳闭证—治法:清肝息风,豁痰开窍;方药:羚羊角汤合安宫牛*丸。

阴闭证—治法:豁痰息风,辛温开窍;方药: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脱证(阴竭阳亡)—治法:回阳救阴,益气固脱;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风痰瘀阻证—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方药:解语丹。

气虚络瘀证—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

肝肾亏虚证—治法:滋养肝肾;方药:左归丸合地*饮子。

62.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为特征,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发作后常有疲倦乏力等症状。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火、痰、瘀,又以痰为重要。

63.痴呆的基本病机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均有关系。

64.胃痛的辨证论治:

寒邪客胃证—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方药:香苏散合良附丸。

饮食伤胃证—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方药:保和丸。

肝气犯胃证—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

湿热中阻证—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方药:清中汤。

瘀血停胃证—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

胃阴亏耗证—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脾胃虚寒证—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药:*芪建中汤。

65.胃痞是指以自觉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66.呕吐的辨证论治:

外邪犯胃证—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方药:藿香正气散。

食滞内停证—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药:保和丸。

痰饮内阻证—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肝气犯胃证—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药:四七汤。

脾胃气虚证—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方药:香砂六君子汤。

脾胃阳虚证—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药:理中汤。

胃阴不足证—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方药:麦门冬汤。

67.噎膈是指吞咽食物梗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

68.呃逆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为基本治疗原则。

69.腹痛的辨证论治:

寒邪内阻证—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湿热壅滞证—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方药:大承气汤。

饮食积滞证—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方药:枳实导滞丸。

肝郁气滞证—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

瘀血内停证—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

中虚脏寒证—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方药:小建中汤。

70.痢疾的辨证论治:

湿热痢—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方药:芍药汤。

疫毒痢—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方药:白头翁汤。

寒湿痢—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方药:不换金正气散。

阴虚痢—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方药:驻车丸。

虚寒痢—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方药: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休息痢—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方药:连理汤。

71.便秘是指大便排出困难,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基本病机属大肠传导失常。

72.胁痛的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两类。其病变脏腑主要在于肝胆,又与脾胃及肾相关。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

73.*疸是以目*、身*、小便*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目睛*染尤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疸的辨证论治:

阳*:

热重于湿证—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方药: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证—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方药: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胆腑郁热证—治法:疏肝泄热,利胆退*;方药:大柴胡汤。

疫毒炽盛证(急*)—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方药:《千金》犀角散加味。

阴*:

寒湿阻遏证—治法:温中化湿,健脾和胃;方药:茵陈术附汤。

脾虚湿滞证—治法:健脾养血,利湿退*;方药:*芪建中汤。

*疽消退后的调治:

湿热留恋证—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茵陈四苓散。

肝脾不调证—治法: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方药: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气滞血瘀证—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药: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74.积证是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理因素:以血瘀为主。

75.水肿的辨证论治:

阳水:

风水相搏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方药:越婢加术汤。

湿毒浸淫证—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方药:麻*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水湿浸渍证—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方药:五皮饮合胃苓汤。

湿热壅盛证—治法:分利湿热;方药:疏凿饮子。

阴水:

脾阳虚衰证—治法:健脾温阳利水;方药:实脾饮。

肾阳衰微证—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瘀水互结证—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76.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癃与闭都是指排尿困难,二者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别,因此多合称为癃闭。

77.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78.咳血的辨证论治:

燥热伤肺证—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方药:桑杏汤。

肝火犯肺证—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

阴虚肺热证—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方药:百合固金汤。

79.痰饮按停积的部位分类:

痰饮: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悬饮: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80.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81.子午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82.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83.十二经脉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84.头痛的选穴

主穴 百会 风池 太阳 合谷 阿是穴

趣记:百风太赫+阿是

85.面痛的选穴

主穴 四白 攒竹 合谷 地仓 太冲 内庭 下关

趣记:四伯攒谷仓,(干活)太冲了,(累)面痛了,停下(休息)。

86.坐骨神经痛的选穴-主穴

足太阳经证:承山、昆仑、腰夹脊、委中、秩边(成昆要位置)

足少阳经证:腰夹脊、环跳、丘墟、悬钟、阳陵泉(要环球宣扬)

87.中风-中脏腑

闭证治法:平肝息风,醒脑开窍。取督脉、手厥阴和十二井穴为主。

闭证主穴: 十二井 水沟 太冲 丰隆 劳宫助记:井水冲龙宫---壁倒墙塌

脱证治法:回阳固脱。以任脉经穴为主。

脱证主穴:关元 神阙助记:元神脱了

88.眩晕的选穴

实证主穴:百会 风池 太冲 内关

助记:白痴冲关

虚证主穴:肝俞 肾俞 百会 足三里 风池

助记:肝肾二叔约会三里池

89.不寐的选穴

主穴 三阴交、照海、百会、神门、申脉、安眠穴

助记:三阴照百会,神脉安眠

90.外感咳嗽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止咳。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外感咳嗽的选穴:主穴 肺俞 列缺 合谷-----助记:肺裂谷

内伤咳嗽治法:肃肺理气,止咳化痰。取手、足太阴经穴为主

内伤咳嗽的选穴:主穴 三阴交 太渊 肺俞-----助记:费姻缘

91.胃痛治法:和胃止痛。取胃的募穴、下合穴为主。

胃痛的选穴

主穴 足三里 中脘 内关助记:三中内

92.落枕的选穴

主穴 天柱 后溪 悬钟 外劳宫 阿是穴

助记:天后选老公

93.痛经实证

治法:行气活血,调经止痛。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 次髎 中极 地机十七椎助记:三次中的十七椎

痛经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取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三阴交 关元 足三里十七椎助记:三关足。

94.遗尿治法:调理膀胱,温肾健脾。取任脉、足太阴经穴及膀胱的背俞穴、募穴为主。

主穴 膀胱俞 中极 三阴交 关元助记:膀胱中三关。

95.夜啼主要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脾寒腹痛是导致夜啼的常见病因。

96.夜啼辨证论治:

脾寒气滞证——治法:温脾散寒,行气止痛;方药:乌药散合匀气散。

心经积热证——治法:清心导赤,泻火安神;方药:导赤散。

惊恐伤神证——治法:定惊安神,补气养心;方药:远志丸。

97.汗证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小儿,病因为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阴亏虚、湿热迫蒸。

98.汗证辨证要点:汗证多属虚证。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盗汗以阴虚、血虚为主。肺卫不固证,多汗以头颈胸背为主;营卫失调证,多汗而抚之不温;气阴亏虚证,汗出遍身而伴虚热征象;湿热迫蒸证,则汗出肤热。

99.汗证辨证论治:以补虚为基本治疗原则。

肺卫不固证——治法:益气固表;方药: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营卫失调证——治法:调和营卫;方药:*芪桂枝五物汤。

气阴亏虚证——治法:益气养阴;方药:生脉散、当归六*汤。

湿热迫蒸证——治法:清热泻脾;方药:泻*散。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哮指声响言,喘指气息言,哮必兼喘,故通称哮喘。临床以反复发作,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哮鸣、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为主要特征。哮喘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发病年龄以1——6岁为多见,大多在3岁以内初次发作。

.哮喘辨证论治:

(1)发作期

风寒束肺证——治法:温肺散寒,涤痰定喘;方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痰热阻肺证——治法:清肺涤痰,止咳平喘;方药: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外寒内热证——治法:解表清里,止咳定喘;方药:大青龙汤。

肺实肾虚证——治法:泻肺平喘,补肾纳气;方药:偏于肺实者,用苏子降气汤。偏于肾虚者,用都气丸合射干麻*汤。

(2)缓解期

肺脾气虚证——治法:补肺固表,健脾益气;方药:玉屏风散合人参五味子汤。

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肾,固摄纳气;方药:金匮肾气丸。

肺肾阴虚证——治法:养阴清热,敛肺补肾;方药:麦味地*丸。

.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6岁的小儿,1——3岁的婴幼儿最为常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内因是禀赋虚弱,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卫外不固。本病病机主要在于正虚邪伏,病位主要在肺,常涉及脾肾。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0——2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7次,下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每年3次,肺炎每年2次);年龄3——5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6次,下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每年2次,肺炎每年2次);年龄6——14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5次,下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每年2次,肺炎每年2次);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天以上;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足,可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确定次数需连续观察1年。

.反复呼吸道感染辨证论治:

肺脾气虚证——治法:补肺固表,健脾益气;方药: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营卫失调证——治法: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方药:*芪桂枝五物汤。

脾肾两虚证——治法:温补肾阳,健脾益气;方药:金匮肾气丸合理中丸。

肺脾阴虚证——治法: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方药: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

肺胃实热证——治法:清泻肺胃;方药:凉膈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二试历年高频考点大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