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宽松”正在扩容?
程凯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因此做经济分析和预测也常常需要赶紧变化调整自己的观点,以适应新的变化,以便对未来做出更好的预期。
我这是有感而发的,因为看到有采访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9月4日的一条消息中,汪涛表示,“尽管稳增长措施在二季度密集出台,但其对经济增长的提振作用目前似乎已无法抵御房地产持续下滑、实体经济结构性问题所带来的拖累。”这样的观点并不稀奇,很多人也都这么看,因为数据就摆在那里。
但是汪涛9月4日给出的*策建议让我看了大吃一惊,她说,“决策层有必要进一步放松房地产*策,如降低房贷利率、下调首付比例等。货币信贷*策也需要进一步松动,包括通过扩大国债和*策性金融债发行规模,甚至可以通过降息来引导融资成本下行。”
我为什么大吃一惊,因为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汪涛女士在8月4日的分析和态度。8月4日的时候,汪涛也是认为房地产下滑是拖累经济最主要因素,“虽然短期内*策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房地产下滑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但房地产活动的结构性下调并未结束,且有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和2015年加剧。”
但是在8月份的时候汪涛认为,“虽然中央可能将继续默许地方*府放松限购*策,但全面取消限购*策或大幅降低二套房贷首付要求等只会作为最后一招,短期内不会出台。”
让我们对比一下同一个经济分析者在一个月之中的*策预期吧,一个月前,认为限购不会全面放开,大幅降低二套房贷首付的办法也不会出台。一个月后,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放松房地产限购*策,如降低房贷利率、下调首付比例等,货币信贷*策也需要进一步松动。
我还是像一开始说的那样,经济学家们的分析和预测变化得如此之快,并不是经济学家本人的问题,而是经济形势变化太快,经济数据给人的感觉越来越严峻。汪涛这一个月的变化,只不过是一个月前提出了一个备用招数,一个月后就感觉这个备用招数已经不得不赶紧拿出来使用了,而且,这还有可能是最后一招。
我自己最近一两个月在《地平线》专栏中的分析和预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7月16日的时候,我第一次提出来要“释放楼市刚需”,刚需是需要被释放的,是要稳住房地产行业,稳住房地产行业,不是说要稳房价,而是要稳住房地产的投资和开工量。当时住建部主要提出的是改造棚户区和建设保障房,这当然是释放刚需。但是我更关注的是改善性住房的刚需,所以我当时提出来的是必须放开限购,进一步就是放松限贷,尤其是针对购买改善型住房,比如购买二套房的限贷。
在8月7日的“楼市的绍兴信号”中,我又立即关注了这第一个放松限贷措施的城市,尽管它只是开了一个小口子,却是全国的第一例。
其中银行贷款*策的变化是“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按人民银行及各商业银行有关规定的最低限执行;除首套房外的新购房贷款首付比例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按不低于40%的最低限执行,其他商业银行也按人民银行或总行规定的最低限执行”。另外,“认定二套房标准,以拟购房家庭实际拥有的住房数量作为认定标准,不考虑购房贷款次数。”
我希望绍兴的这个放松限贷的口子能像其他城市放开限购一样更广泛地铺开,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不过,我现在的想法还是一样,“一刀切的限购和限贷本质上是违背自由市场精神的,既然绍兴先做了,肯定还会有人跟着做,而且放松限贷的银行也会扩大。”
到了8月21日的时候,我就干脆在说“货币*策在等待一种默契”了,“我不敢猜测货币*策的走向,但是我相信一点,说不好哪一天真的降准降息,那一定宣布这不是冲楼市去的,而且大家都得承认这一点,这种舆论氛围必须有,这就叫做默契。”
不过,这样的默契可不是那么容易取得共识的,所以,我们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有突破性的变化,就连汪涛也只是把以前认为的短期不会使用的招数提到了现在就应该使用的建议上。但是,你不能说完全不会有变化,而变化往往发生在你不经意间,发生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根据《上海证券报》最新的报道,从交易商协会债券市场专业委员会相关人士处得到的信息证实,未来上市房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票有望“开闸”。而且据消息人士透露,上市房企发行中票募集资金须用于符合国家*策支持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普通商品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
我们都知道央行此前的几次定向宽松都是针对保障房建设和支持三农的,而一旦上市房企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期票据,而资金使用又可以由“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扩散到“普通商品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视作定向宽松在房地产领域的扩容。也正因为这种重大*策调整的预期,我们发现在最近一周上证指数的高歌猛进当中,房地产一直是冲着第一方阵的板块。
我不知道之后还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发生,但是,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那么*策的突然发力就会是你完全预料不到的地方和预计不到的时间点。我觉得这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如果你仍要坚守“7.5%左右”的增长目标,未来几个月稳增长*策只能是步步加码。
除了放松限贷,降准甚至是降息,你想不到的定向宽松办法肯定多了去了。(作者为本报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