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中美关系其实是道单选题
合作共赢:中美关系其实是道单选题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2年04月11日07:28
《美国 阴谋 》 刘洪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年1月
012年是尼克松访华40周年,这一历史性事件将中美关系推上了一条全新轨道。40年来,中美两国先从寻求关系 正常化 发展到全面 接触 ,再逐步向 合作与对抗 的所谓 中美国 时代(另一种表述为 G2 )过渡。未来40年,中美两国有机会塑造一个有益于美中和整个世界的全球经济体系,但这需要双方致力于挖掘共同的国际利益和双边利益,并在不受安全困境、经济衰退和意识形态问题影响的情况下,更有效而专注地开展合作。
如何不以牺牲对方利益为代价,实现各自迫切需要解决的,诸如增长、就业、环境等国内目标,从而避免陷入一场零和游戏?作为一部梳理近年来中美关系发展、反映两国之间在舆论战线上唇枪舌战的纪实性作品集,《美国 阴谋 》告诉我们,在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同时,双方必须同时增进战略互信,减少误会猜忌,才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双赢。对美国而言,更是要放弃遏制中国的想法,摒除冷战思维,以发展的目光、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中国的崛起。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初引用孟子 茅塞论 时讲的那样,中美当下的任务,就是开辟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避免猜疑和分歧的茅草将道路阻塞。
在尼克松访华时代,人们尚未认识到经济问题是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如今,两国贸易额达到4000亿美元,美国对华投资数额巨大,中国对美投资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最近15年,维持美中经济关系的是一种独特的协同增效模式,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在全球化浪潮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2008年金融危机可能敲响了这种模式的丧钟。中国以出口和投资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似乎达到极限,美国式的消费 信贷资本主义也宣告寿终正寝,作为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的两个经济体,都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任。美国方面,奥巴马总统制定了打造 岩上之屋 的经济策略,从伯南克到盖特纳,这些关键的经济决策者已多次重申,美国应重新组织经济结构,增加国民储蓄率,削减财*赤字和贸易赤字。在中国,提振内需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头等大事。在两国经济次第进入调整状态后,一系列摩擦、纠纷及争吵随之而来:我们看到,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顺差、中国的责任和义务等许多问题上,中国面临了一轮又一轮的质疑和批评。而在中国国内,也有一些过激的、偏颇的声音盖过了理性的回应。
《美国 阴谋 》的作者刘洪认为,在当前仍是 外强中弱 的国际舆论格局下,这无疑是一场惨烈的 战争 。他不是简单地为中国辩护,而是试图通过采访、对话和思考,寻找并反思双方产生误解和对立的根源。正如刘洪所言,许多对中国的批评、指责都是善意的,适当、正常的批评让我们警醒,但一些莫须有的责难甚至妖魔化,伤害的是中国和中国人的海外形象,进而危及中国的国家利益, 当问题迅速发展成事件,并扩展成对整个中国产品的中伤和攻击时,国家利益使然,迫使我们必须回应,必须澄清,必须亮出底线,也必须对浑水摸鱼者予以棒喝 。
尽管时有杂音,偶有不快,但中美关系大体上看还是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美国国务院负责经济、能源和农业事务的副国务卿罗伯特 霍马茨日前指出,21世纪世界的未来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国和美国如何保持各自经济的增长,处理彼此的关系,并且合力解决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强化这个日益复杂而重要的关系,并且在缩小彼此的歧异同时利用它提供的机遇,两国都能更强盛,就像跟随尼克松40年前访华的脚步一样。也正如书中 奥巴马的美中竞争情结 一文所言,奥巴马一再提到中国,更多的是一种 知耻近乎勇 的自省,他的 夸奖 对中国更是鞭策,作为世界老大的美国人能认识到面临的激烈竞争,作为后起者的中国,更应该认识到前路的艰险,更应该有变革的勇气和魅力。
【责任:邹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