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转热,雨季来临,每年陪伴小朋友度过潮湿闷热季节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又来了。
根据往年规律,夏季的5-8月份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都具有强大的传染性。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准备好预防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让宝宝不“中招”了吗?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婴幼儿常见传染病。
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膝部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
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最早于年由新西兰seddon加以描述,其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均有报道。
我国年安徽阜阳爆发手足口病疫情并引起多例死亡病例,随即国家启动紧急应对策略。
自年5月2日开始,国家法定上报手足口病病例。
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无任何一种抗病毒药被证实对手足口病病毒有效。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怎样传播?
粪口传播:宝贝接触过被患者污染(尤其是被粪便唾液污染)过的物品,之后又吃手、或者是没有洗干净手拿东西吃的,这就叫粪口传播,这种情况三岁以下的孩子传播几率比较大。
空气飞沫传播:通过空气传播的飞沫来相互传播的,比如说一个小区的孩子在一起玩,这个孩子感染了它,可能他的口鼻腔部会有一些病毒,通过呼吸传播到空气里边,在一起玩的孩子可能就会相互传播。
接触传播:通过人群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主要侵犯1-7岁的一个小孩,尤其是五岁以下三岁以下的孩子特别多见。
上图是疱疹性咽峡炎的整个病程,我们就会知道宝宝早期发烧之后嗓子疼、嗓子里起泡,当泡破了的话,有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流口水、食欲不好的症状,因为溃疡破了,特别的疼痛。
这个时期其实是宝宝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但是把这个时期渡过了以后,基本上这个病程就结束了,孩子也就好了,所以说疱疹性咽峡炎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愈后是非常良好的。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关系
经常有孩子病初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随着病情发展又被诊断为“手足口病”,这时往往有家长质疑是否误诊。
其实这两个疾病似孪生兄弟,因为有一种病毒是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那就是柯萨奇病毒。
也有部分手足口病病初先有口腔疱疹,随后再出现手足少量皮疹,所以病初诊断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奇怪。
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怎么辨别?
1.从疱疹的位置鉴别:
相同处: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感染后,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都会长疱疹。
不同处:感染手足口的孩子,除了口腔咽部和软腭有疱疹外,孩子的口唇、手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有时膝盖和手肘也会有皮疹。
2.从疱疹的症状鉴别:
相同处: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咽痛。
不同处: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是先发热再发现疱疹,突然性的高热不退,体温在39~40℃左右,发热时还可能伴有抽搐,随后就诊时发现口腔有泡疹,孩子咽痛明显,吃东西哭闹难受。
发热时间会持续3~5天。
大多数的手足口是先发出疹再发热(有的也会无热),一般是中低热,体温不高于38.3℃,咽痛症状比较轻,甚至有的孩子没有咽痛症状,发热1~2天就恢复正常。
手足口病皮疹的“三个四”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颊炎哪种更可怕?
疱疹性咽颊炎来得更凶猛,会让家长慌了阵脚,但从并发症来说,手足口要更危险。
疱疹咽峡炎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重症病例,而手足口却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有的时候甚至危及生命。
在发现孩子手脚长水泡后,更需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没有重症表现。
如何预防手足口与疱疹性咽颊炎?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颊炎都是通过粪口和呼吸道传染,预防方法类似。
及时接种手足口疫苗
疱疹性咽颊炎没有疫苗,手足口可以接种二类疫苗EV71疫苗,对肠道病毒71型(也是最危重症的一型)感染的保护率达90%以上,6个月至5岁的孩子可以选择接种。
基础免疫程序是打2针,2针之间间隔一个月,一般是在上臂三角肌内注射。
这个疫苗不像流感疫苗,并不需要每年接种。只要完成了2针免疫程序就可以了。
注意卫生:勤洗手、家具奶嘴要消毒
?孩子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消毒;奶瓶、奶嘴及餐具使用前充分清洗、消毒;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地方
不管疱疹性咽颊炎还是手足口,病症消失后还会持续有1~2周的后续传染期。
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电影院、公园、商场等,避免交叉感染。
预防手足口要做到“勤洗手、常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这15字口诀。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严格消毒措施的儿童游乐场所,如海洋球等存在不小的感染风险。
专家表示,因为好多小朋友还是在一个潜伏期,就是他根本没有出皮疹,也没有发烧没有症状,但是他可能已经带有这个病毒,小朋友如果到海洋球里边去玩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这种再被他感染的危险性。
得了手足口与疱疹性咽颊炎怎么办?
手足口病
1注意隔离
患儿尽量不要去到人群集中的地方,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
多通风(如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2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患儿:
1是否有新的症状、体征出现
2是否有原有症状、体征的加重、恶化
3是否有前面所说的危重信号出现
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38.5℃(腋温),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
3注意护理
口腔内的疱疹会使患儿疼痛,饮食上要注意尽量食用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为主,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水漱口;
注意勤洗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在发病的1周内,休息很重要,尽量限制患儿的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
4皮疹的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浴,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并注意保持干爽;床铺应平整、干燥、清洁;
剪短患儿指甲,以免抓破皮疹,必要时可戴「手套」;
臀部有皮疹者,应及时处理患儿大小便(尿不湿等),保持臀部的清洁与干燥;
如疱疹未破溃,可涂以炉甘石洗剂;如疱疹破溃,可涂以碘伏等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5注意消毒
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
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20分钟后(水煮沸后开始计时)使用;
患儿的衣物、被褥等织物需要单独清洗,用70℃以上热水浸泡至少30分钟;
对于可以擦洗或浸泡的玩具、学习用品、某些家具、地面、墙壁等或其他不会浸湿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无效的,需要用含有效氯mg/L的消毒剂擦拭、浸泡或喷洒;
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疼痛明显,患儿大多都有拒食现象。
应该注意给患儿补充营养,食物不宜过热,应该清淡一些,不油腻,并富有营养,进食困难时可以静脉营养补液。
为防止继发感染,局部使用止痛剂和抗病毒药物,一定注意口腔卫生。
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避免造成染。
减轻不适的方法是: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
口服维生素C及B等。
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
但如有发热,医院就医,根据相关化验结果酌情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孩子有以下4种情况,建议尽快就医
1.孩子持续高热
出现持续高热,温度39℃超过24小时,或者已经给孩子吃了退热药但是体温还是下降不明显。
2.咽痛无法进食导致脱水
有的孩子咽痛明显,喝不下水也吃不了东西,导致脱水严重(眼窝深陷,嘴唇干裂,精神萎靡)。
3.体温正常的时候精神状态差
如果在孩子体温恢复正常的时候,还是精神很差,比如嗜睡、很长时间不吃东西、烦躁,甚至连哭闹都没有力气的时候,建议带孩子去就诊。
4.出现肢体抖动、呕吐、抽搐等情况
如果孩子出现惊跳(四肢抖动),肌肉抽动或震颤、呕吐、皮肤发花、面色苍白等的情况,医院了。
手足口病科普宣传片
EV71疫苗小科普
打了EV71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了吗?
可引起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有20多种,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之一。
之所以这对这种病毒研制疫苗,而不是针对其它病毒是因为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80%的重症病例和93%的死亡病例的罪魁祸首就是它。
所以这种“手足口疫苗”只能预防EV71的感染,不能够预防其它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
其实普通的手足口病并不可怕,让医生和家长们胆战心惊的是重症的手足口病。
如果能够有效预防EV71的感染,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将会大大减少。
得过手足口病还需要再打疫苗吗?
还是建议接种。
对于小于5岁的宝贝,即使你得过手足口病但是你得的不一定是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建议还是要接种的。
EV71疫苗安全吗?
在临床试验期间未发现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有33.75%打了疫苗的孩子和24.92%的打安慰剂的孩子出现了发热、食欲不振、烦躁、嗜睡等全身不良反应。
您可能奇怪怎么没打疫苗也会有反应?这可能是孩子碰巧感染了其它疾病、注射本身的反应,也可能是孩子或家长的心理作用。
所以33.75%的孩子接种疫苗出现反应并不是说都是疫苗导致的。
这种疫苗的不良反应和大多数疫苗差不多,主要是发热(≥10%)、局部疼痛、食欲不振、烦躁、腹泻、恶心呕吐、乏力、过敏反应(以上发生率1%~10%)。
接种EV71疫苗注意事项:
1.对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及庆大霉素过敏者严禁使用。
2.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严禁使用。
3.严重慢性病,过敏体质者禁用。
4.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者,肌肉注射本疫苗可能会引起出血。
5.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接种本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减弱。接种应推迟到治疗结束后或确保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对慢性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即使基础疾病可能会导致有限的免疫反应,也应推荐接种本疫苗。
6.未控制的癫痫患者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慎用。
7.接种本品与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8.免疫抑制药物: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抗代谢药物、烷化剂、细胞毒素类药物、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等,可能会降低机体对本疫苗的免疫应答。
参考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丁香妈妈儿医答卓正诊所
文章来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