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儿常见病的中医辨证分析及遣方用药 [复制链接]

1#

感冒

一、概述

1.定义:是感受外邪引起的外感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特征。

2.发病特点

①季节:四季皆有,冬春季节为多;

②年龄:见于任何年龄小儿,以婴幼儿更多。

③兼证:夹痰、夹惊、夹滞。

④多种急性传染病的早期表现类似感冒,注意鉴别。

⑤常可并发心悸、怔忡(病毒性心肌炎,嗜心肌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等)。

3.相当现代医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风邪为主,常兼寒、热、暑、湿、燥邪。感受时邪疫毒。

2.正气不足----卫气不足。

(二)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常可累及肝脾。

2.基本病机:卫表不和—发热,恶风(恶寒),头痛。

肺气失宣—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3.病机变化:

夹痰:肺常不足----咳嗽痰多。

夹滞:脾常不足----腹胀,呕吐,泄泻。

夹惊:热扰心肝----心神不宁,惊惕抽搐。

现代医学认为:90%以上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导致粘膜屏障减低易合并细菌感染。细菌主要是链球菌感染。

三、诊断

1.有感受外邪史。

2.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症。

3.常有夹痰、夹滞、夹惊证候。

4.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多。

5.病原学检查:

四、鉴别诊断

1.急性传染病早期:

2.急喉瘖(急喉风----急性感染性喉炎):

初起仅表现为发热,哭叫时可闻及声音嘶哑,病情较重时可闻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性喉鸣。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风寒、风热:

风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痛,鼻塞流浊涕,咳嗽,痰*粘稠,舌尖红,苔薄白或*而干,脉浮数。

风寒—发热轻,恶寒重,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清稀,舌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浮缓或紧。

2.辨虚实:反复感冒,体质虚弱,易出汗者----虚实夹杂。

3.辨暑热、暑湿:

暑热明显----发热较高,无汗(少汗),口渴心烦;

暑湿明显----胸闷、泛恶、身重困倦,食少纳呆,苔腻。

(二)治疗原则

以疏风解表为基本原则。

感受风寒,辛温解表;

感受风热,辛凉解表;

感受暑邪,清暑解表;

时行感冒,重用清热解毒之品;

出现兼证,随证加减。

须注意寒热夹杂证。

(三)分证论治

1.风寒感冒

证候:

治法:辛温解表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感冒

证候: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加减

3.暑邪感冒

治法:清暑解表

方药:新加香薷饮

4.时邪感冒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5.兼证

挟滞:

治法: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方药:疏风解表基础上加用保和丸。

挟惊:

3岁以下多见,5岁以后少见。多有遗传因素;多发生在急骤高热12小时内;持续时间较短;短暂意思丧失;无异常神经体征;脑电图可暂时出现慢波,热退一周后恢复。

治法: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方药:至宝丸、珍珠粉、羚羊角口服液。

临床紧急处理:①镇静(肌注或静注安定、鲁米那);②退热(肌注安痛定);③吸氧;④针灸或指掐人中穴。

挟痰

治法:疏风解表兼以肃肺化痰

方药:属寒痰者,三拗汤;属热痰者,桑菊饮。

六、其它疗法:中药成药、药物外治、针灸

七、预防:非常重要。

肺炎喘嗽

一、概述

1.定义:肺炎喘嗽为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

2.发病特点:本病全年皆有,冬春为多。婴幼儿多发。

3.医家论述:①肺炎喘嗽最早见于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②《全幼心鉴》载有马脾风:暴喘俗名马脾风,胸高胀满胁作坑,鼻窍煽动神闷乱。

4.本病包括现代医学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毛细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

二、病因病机

肺炎喘嗽病因病机示意图

现代医学认为:

病因:主要是病毒(发达国家)、细菌(发展中国家)。近年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多趋势。

病理:病原感染导致肺组织炎症,以充血、水肿、炎性浸润为主。

三、诊断:

1.临床表现:

轻证:仅有发热、咳嗽、气急、喉间痰鸣。

重证:呼吸急促、鼻煽,喘促不安,烦躁不宁,口唇青紫,面色苍白。

新生儿:无典型表现,吃奶差或不乳、精神萎靡,口吐白沫。

2.肺部听诊: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或闻及干罗音;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3.X线检查:

肺纹理增多、粗乱,可见点片状或斑片状阴影(支气管肺炎);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大叶性肺炎);肺纹理增粗、模糊,可交织成网状(间质性肺炎)。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注意病程分期:

早期辨风寒、风热;中期分痰热、毒热;后期辨阴虚、气虚。

2.注意区别常证、变证

(二)治疗原则

以开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原则。注意适时运用:①活血化瘀;②通腑泄热

(三)分型论治

常证

1.风寒闭肺

证候:

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方药:华盖散

2.风热闭肺

证候:

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热闭肺

证候:

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五虎汤加减(五虎汤:麻杏石甘汤+细茶、桑白皮)

4.毒热闭肺

证候:

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方药:*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注意通腑泻热。

5.阴虚肺热

证候:

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6.肺脾气虚

证候: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变证

1.心阳虚衰(充血性心衰)

证候:

心率突然增快,婴儿次/分,幼儿次/分;

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

骤然极度烦躁,面色苍白发灰,明显发绀,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肝脏迅速增大;

尿少或无尿,颜面或下肢浮肿。若出现前5项即可诊断。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注意加用活血化瘀药如当归、红花、丹参。

紧急处理:

镇静(10%水合氯醛、苯巴比妥);

吸氧、强心、利尿;

血管活性药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抗感染:

2.邪陷厥阴(中毒性脑病)

证候:

治法: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合牛*清心丸加减

紧急处理:高热时退热;抽搐时止痉;脑水肿时脱水(用甘露醇)

五、其它治法

1.中药成药:

2.药物外治:

后期――敷贴法、理疗法。

3.抗生素的选择:

哮喘

一、概述

1.定义: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疾病。临床上以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鸣,呼气延长为特征,甚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哮指声响,喘指气息。(喘、咳、痰、哮、延)

2.发病特点

有明显季节性,春秋多发;

有遗传倾向;

与体质有关;

与接触过敏物有关:过敏物质包括①感染----螨虫、支原体;②异体蛋白----海产品;③花粉、药物、食物添加剂、吸烟(主要是被动吸烟)、运动、过度通气。

常于3岁以前起病。

3.哮喘之名最早见于《丹溪心法》;儿科医籍首见《幼科发挥》。

4.相当现代医学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二、病因病机

哮喘的病因分内因和外因,内因责之伏痰,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外因责之感受外邪、接触异气。

三、诊断

1.病史:婴儿期有湿疹或家族哮喘史。

2.诱发因素:气候转变、接触某些过敏物质。

3.症状:突然发作,发作前多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发作时气喘、气急,喉间哮鸣音,不能平卧。

4.肺部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延长。如果合并感染可闻及湿罗音。

5.血常规:白细胞多正常,嗜酸细胞增多。合并感染白细胞可升高。

6.放射线:由于过度充气,肺部透亮度可增高。合并感染,可有点片状阴影。

四、鉴别诊断

与肺炎喘嗽相鉴别:

1.两者都有咳嗽、气喘等症。哮喘多数不发热。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

2.肺部听诊:哮喘以哮鸣音(干罗音)为主,肺炎喘嗽以细湿罗音为主。哮喘合并感染时可有湿罗音,部分肺炎喘嗽也可有哮鸣音。

3.X线:肺炎喘嗽以点片状阴影为主,哮喘多无阴影。

④哮喘多有家族史、过敏史。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区分发作期、缓解期:

发作期以邪实为主,区分寒热虚实;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区别肺、脾、肾之不足。

(二)治疗原则

发作期攻邪以治其标,须分寒热施治;

缓解期扶正以治其本,要分肺虚、脾虚、肾虚,分别治之。

若虚中夹实,应扶正袪邪。

(三)分型论治

发作期

1.寒性哮喘

证候: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方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热性哮喘

证候:

治法:清肺涤痰,止咳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加减

定喘汤加减。

3.寒热夹杂(外寒内热)

证候:

治法:解表清里,定喘止咳

方药:大青龙汤

4.虚实夹杂

证候:

治法:

方药:

缓解期

1.肺脾气虚

证候:

治法: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方药:人身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2.脾肾阳虚:

证候:

治法:健脾温肾,固摄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3.肺肾阴虚

证候:

治法:养阴清热,补益肺肾

方药:麦味地*丸加减

六、其它治疗

针灸:

干地龙粉:每次3g,每日二次。

鹅口疮

一、概述

1.定义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口腔疾病。因其状如鹅口,故称鹅口疮。因其色白如雪片,又名雪口。西医也称鹅口疮。

2.特点多见于初生儿,以己久病体虚婴幼儿,或长期应用抗生素及激素患儿。南方多于北方。

二、病因病机

病位:主要在心脾,病久及肾。现代医学认识: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三、诊断

1.多见于新生儿,久病体弱,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的患者。

2.表现:

部位:轻者口疮年末表面覆盖白色如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重者全部口腔均被白色覆盖,并可向咽喉处蔓延,甚至到食管、气管、肺等。

特点:不宜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轻者无全身症状,不影响吃奶,重者可有低热、拒食。

3.检查: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10%碳酸氢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到真菌的菌丝和孢子。

四、鉴别诊断

1.白喉:假膜起于扁桃体,不宜拭去,全身症状重(发热、喉痛、疲乏等)。

2.残留乳快:易于拭去。

五、辨证治疗

(一)治疗原则:总属邪火上炎,治当清火。

(二)证治分类

1.心脾积热

证候:

治法:清心泻脾

方药:清热泻脾散

2.虚火上炎

证候: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丸加减。

六、其它治疗

1.中药外治:冰硼散,青黛散,珠*散,珍珠粉外涂患处。

吴茱萸,胡*连,大*,生南星,研末醋调外涂涌泉穴。

2.西医外治:

2%碳酸氢钠溶液,哺乳前后清洁口腔。

制霉菌素局部涂抹10~20万U/ml,每日2~3次。

1-2%龙胆紫涂擦患处,每日2-3次。

口疮

一概述

1.定义:齿龈、舌体、上额,两颊等处出现*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有发热为特征。若满口糜烂,色红作痛,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疮两侧,称为燕口疮。

2.口疮之病最早见于《内经》。

3.本病西医学称:疱疹性口腔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引起)、溃疡性口炎、口角炎(细菌如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二、病因病机

病位:心脾胃肾。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舌本,胃经络齿龈。

三、诊断

口腔内溃疡,大小不等,疼痛流涎,或伴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

四、鉴别诊断

鹅口疮:又程雪口疮,口腔、舌面满布白屑(白色乳状物),一般疼痛不明显。本病为真菌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据起病、病程、口腔溃疡及疼痛程度等区分。

起病急,病程短,溃疡疼痛重,局部灼热者为实证;反之为虚证。

2.辨脏腑:从溃疡发生部位辨别所属脏腑。舌上、舌边溃疡者多属心;口颊、上颚、齿龈、口角溃烂者,多属脾胃。

(二)治疗原则

实证:清热解毒,泻心脾积热;但注意区分心火或脾热。选用药物不同。

(三)分型论治

1.风热乘脾

证候: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

方药:凉膈散加减

2.心火上炎

证候:

治法:清心泻热

方药:泻心导赤散加减

3.虚火上炎

证候:

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方药:六味地*丸加肉桂

泄泻

一、概述

1.定义

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

2.发病特点

夏秋季节多见。

2岁以下多发。

若起病急骤,泻下无度易见气阴两伤,则阴竭阳脱。

若久泻迁延不愈,可转为疳证或慢惊风。

3.西医学称为小儿腹泻或腹泻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小儿肠炎、秋季腹泻等。

二、病因病机

三、诊断

1.病史:饮食不洁或不节,或感受外邪。

2.腹泻是症状诊断其诊断依据为①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②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蛋花汤样便、粘液便者即可诊断。

但临床上还须询问颜色、气味及伴随症状。如颜色是淡*或发绿;有无伴有粘液;有无伴有呕吐、恶心、腹痛等。

3.若呕吐或泄泻严重,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目眶下陷、囟门凹陷、皮肤干瘪、啼哭无泪、精神烦躁或萎靡等。

4.大便常规:可有脂肪球或伴有白细胞、红细胞等。

5.大便病原体检查: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分离出轮状病毒。大便培养的重要性。

四、鉴别诊断

与痢疾相鉴别:两者都有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以脓血便多见,多伴有腹痛、里急后重。主要鉴别为大便培养痢疾杆菌生长。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八纲辨证为主。

辨病因:大便稀烂夹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气味酸臭,多由伤乳伤食引起;大便清稀多泡沫,臭气轻,腹痛重,多由风寒引起;水样或蛋花样,色*褐,气秽臭,带粘液多属湿热;大便稀薄,色淡气味不臭者多属脾虚;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属脾肾阳虚。“泻白为寒,青红绿黑皆为热”。

(二)治疗原则:总的原则:运脾化湿。

实证:袪邪为主。伤食者消食导滞;感受风寒者袪风散寒;湿热者清热化湿。

虚证:扶正为主。脾虚者健脾益气;脾肾阳虚者健脾温肾。

虚实夹杂者:消补兼施。

伤阴伤阳:益气养阴,回阳固脱。

(三)分型论治

常证

1.湿热泻

证候: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

2.风寒泻

证候: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3.伤食泻

证候: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4.脾虚泻

证候: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5.脾肾阳虚泻

证候: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附子理中汤和四神丸

变证

1.气阴两伤

证候: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人参乌梅汤加减

应配合补液疗法。

2.阴竭阳脱

证候:

治法:回阳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六、其它疗法

外治:白胡椒30苍术30丁香10、吴茱萸5、砂仁10肉桂5研为细末。每次1.5,醋调为糊状,敷脐。

食疗:水煎苹果。

厌食

一、概述

1.定义:以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点。

2.发病特点:1~6岁多见。城市儿童多见。

3.多属微量元素缺乏(锌、铜、铁、硒等14种)。其中以锌缺乏症多见。临床表现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厌食、异食癖;生长发育落后;免疫功能降低,易致感染。

二、病因病机

三、诊断

1.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

2.若有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

3.除外其他外感、内伤慢性疾病。

四、鉴别诊断

1.食积:有伤乳伤食史,除不思乳食外,伴嗳气酸腐,大便酸臭、腹胀等。

2.疰夏:以食欲不振为主,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剧、秋冬坐”。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辨证型:病程短纳呆食少,食而乏味,大便不调。

不思进食,食而不化,大便偏稀

不思进食,食少饮多,大便偏干。

(二)治疗原则:运脾开胃,分别治以运脾和胃、健脾益气、滋养胃阴。

(三)分型论治:

1.脾胃不和

证候:

治法:调理脾胃,运脾开胃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2.脾胃气虚

证候:

治法: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方药:异功散加味。

参苓白术散加减

3.脾胃阴虚

证候:

治法:滋脾养胃,佐以助运

方药:养胃增液汤加减

六、其它辅助治疗

食疗:除药物调制外,还遵循“胃以喜为补”,从患儿喜爱的食物来诱导开胃。

捏脊疗法:

预防:做到饮食定量,荤素搭配。

积滞

一、概述

1.定义: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又有“食积”、“食滞”、“乳滞”等病名。

2.发病特点:①但以婴幼儿为多见。②脾胃素虚,人工喂养及病后失调者更易罹患。③个别患儿可转化为疳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婴幼儿消化不良症。”

二、病因病机

乳食不节,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是造成小儿积滞的主要原因,其病位在脾胃,基本病理改变为乳食停聚,积而不化,气滞不行。

积滞病因病机示意图

三、诊断要点

1.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溏泄或便秘为特征。

2.可伴有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呕吐等症。

3.有伤乳、伤食史。

4.大便化验检查可见不消化食物残渣及脂肪滴。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本病无单独虚证,多为实证,或为虚实夹杂。

但临床根据体质可有寒化或热化之分,热化即积+热:不思饮食,脘腑胀满,呕吐酸腐基础上加大便干、手足心热、舌红苔*腻。

寒化即积+寒:不思饮食,脘腑胀满,呕吐酸腐,+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苔白。

(二)治疗原则:本病治疗以消食化积,理气行滞为主要治则。正如《幼幼集成·食积证治》所言:“夫饮食之积,必用消导。消者,散其积也。导者,行其气也。”

注意区分积与虚的关系:积重而脾虚轻,宜消中兼补,积轻而脾虚重,补中兼消法,消积为辅,“养正而积自除”

(三)分型证治

1.乳食积滞

证候:

治法: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方药:乳积者,方选消乳丸。

食积者,方选保和丸。

2.脾虚挟滞

证候:

治法:健脾益气,消食化滞。

方药:健脾丸。

五、其它疗法

1.中药成药

2.推拿疗法:捏脊3~5遍。

疳证

一、概述

1.定义: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慢性疾病。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

疳有两种含义:其意“疳者甘也”,是指小而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其二“疳者干也”,是指气液干涸,形体羸廋。前者言病因,后者言病机和症状。

2.特点:本病是古代儿科四大证之一,病情凶险。

3.小儿药证直诀提出疳证皆为脾胃病。虽然临床提出了多种疳证,但临床按病情分为疳气、疳积、疳干三大症候。

4.现代医学:小儿营养不良

二、病因病机

疳证病因虽有不同,均由脾胃损伤引起。脾胃虚损,津液消亡是其主要病机变化。

脾与胃表里互依,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化生气血,溉养全身。脾胃不健,气血化生不足,故临床表现面*肌瘦,毛发枯*,食欲异常,大便不调或肚腹膨胀等症。

脾胃病变程度有轻有重,性质虚实悬殊,

疳气:初起仅由喂养不当引起脾胃运化不健;

疳积:继而脾胃虚弱,兼有虫积食滞,元气受伤,虚中夹实;

疳干:若脾胃气阴俱伤,元气衰竭,出现干枯赢瘦的征候。

三、诊断

1.脾胃功能失调: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肚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

2.气血不足: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值15%,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严重者形体干枯赢瘦,体重可低于正常值40%以上。

3.精神异常: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4.病史:有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及长期消瘦病史。

5.实验室检查: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都减少。出现肢体水肿,属于营养性水肿者,血清总蛋白量大多在45g/g以下,血清白蛋白大约在/L以下。

四、鉴别诊断

厌食鉴别:厌食也属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由于喂养不当,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主要症状为长时期食欲不振,无明显消瘦,精神状态尚好,一般病在脾胃,不涉及他脏,预后良好。

五、辩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因:有饮食喂养不当,多种疾病影响及先天禀赋不足等,临床上多种原因互相参杂,应首先辨别其主要病因,掌握重点。目的对因治疗。

2.辩轻重疳气――疳积――疳干逐渐加重。

初期,症见面*发稀,易发脾气,多见厌食,形体消瘦,症情较轻;

疳证发展,出现形体明显消瘦,并有肚腹膨胀,烦躁激动,嗜食异物等,为本虚标实。症情较重;

若极度消瘦.皮肤干瘪,大肉已脱,甚则突然虚脱,为疳证后期,症情危重。

3.辨兼证

兼证主要发生在疳干阶段,临床出现眼疳、心疳、疳肿胀等。皮肤现紫极为瘠证恶候,提示气血皆干,络脉不固。(DIC)

(二)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以顾护脾胃为本,根据脾运失健、脾虚夹积、脾胃气阴俱伤的不同阶段,采取疳气以和为主,疳积以消为主,或消补兼施,疳干则以补为主的治疗方法。

(三)分型证治:

常证

1.疳气

证候:

治法:和脾健运。

方药:资生健脾丸加减。

2.疳积

证候:

治法:消积理脾。

方药:肥儿丸加减。

3.疳干

证候: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兼证

见于疳证后期,累及他脏所致。

1.眼疳

证候:

治法:养肝明目。

方药:石斛夜光丸加减。

2.口疳

证候:

治法:清心泻火。

方药:泻心导赤散加减。

3.疳肿胀

证候: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扬加减。

六、其它疗法

1.刺四缝疗法

2.捏脊疗法

3.割治疗法

4.现代医学治疗

祛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调整饮食:除给与乳制品以外,可给与豆浆、蛋类、鱼粉等等蛋白食物。胃以喜为补。

促进消化:补充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注意补充锌制剂。

治疗合并症:合并肺炎、鹅口疮等时应给与消炎药。

支持疗法:贫血严重时可考虑给与血浆或全血;另外可给与高能量脂肪乳、多种氨基酸、葡萄糖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