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儿科学肺脏病症肺炎喘嗽 [复制链接]

1#
第三节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肺炎喘嗽的病名首见于《麻科活人全书》,该书叙述麻疹出现“喘而无涕,兼之鼻煽”症状时,称为“肺炎喘嗽”。本病全年皆有,冬春两季为多,好发于婴幼儿,一般发病较急,若能早期及时治疗,预后良好。本病包括西医学所称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等。

[病因病机]

引起肺炎喘嗽的病因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大类。外因主要是感受风邪,小儿寒温失调,风邪外袭而为病,风邪多夹热或夹寒为患,其中以风热为多见。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固,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失宜,久病不愈,病后失调,则致正气虚弱,卫外不固,腠理不密,而易为外邪所中。

肺炎喘嗽的病变主要在肺。肺为娇脏,性喜清肃,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感受风邪,首先侵犯肺卫,致肺气郁闭,清肃之令不行,而出现发热、咳嗽、痰壅、气促、鼻煽等症。痰热是其病理产物,常见痰热胶结,阻塞肺络,亦有痰湿阻肺者,肺闭可加重痰阻,痰阻又进一步加重肺闭,形成宣肃不行,症情加重。

肺主治节,肺气郁闭,气滞血瘀,心血运行不畅,·可致心失所养,心气不足,心阳虚衰的危重变证。亦可因邪热炽盛化火,内陷厥阴,出现高热动风证候。若影响脾胃升降,浊气停聚,大肠之气不行,可出现腹胀、便秘等腑实证候。

重症肺炎或素体虚弱之患儿,患病之后常迁延不愈,难以恢复,如体禀营虚卫弱者,可致长期不规则发热,或寒热往来,自汗;体禀阴液不足者,可形成发热以夜间为甚,手足心灼热,盗汗、夜寐不宁等症。

[临床诊断]

.发病较急,轻证仅有发热咳嗽,喉间痰鸣,重证则呼吸急促,鼻翼煽动。

2.病情严重时,痰壅气逆,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苍白,唇口青紫发绀。

3.初生儿患本病时,常见不乳、神萎、口吐白沫,可无上述典型证候。

4.肺部听诊可闻细湿哕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5.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降低或增强,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

6.实验室检查,细菌引起的肺炎,白细胞总数较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若由病毒引起,白细胞总数减少,稍增或正常。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肺炎喘嗽病初与感冒相似,均为表证,但肺炎表证时间短暂,很快入里化热,主要特点为咳嗽、气喘。初起应分清风热还是风寒,风寒者多恶寒无汗,痰多清稀,风热者则为发热·:重,咳痰粘稠。痰阻肺闭时应辨清热重、痰重,热重者高热稽留不退,面红唇赤,烦渴引饮;痰重者喉中痰鸣,痰声辘辘,胸高气急。若高热炽盛,喘憋严重,呼吸困难,为毒热闭;肺重症。若正虚邪盛出现心阳虚衰,热陷厥阴,为病邪猖獗正气不支的危重变症。

二、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宣肺平喘,清热化痰为主法。若痰多壅盛者,首先降气涤痰;喘憋严重者,治以平喘利气;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病久气阴耗伤者,治以补气养阴,扶正达邪;出现变证者,随证施治。因本病易于化热,病初风寒闭肺治方中宜适当加入清热药。肺与大肠相表里,壮热炽盛时宜早用通腑药,致腑通热泄。病之后期,阴虚肺燥,余邪留恋,用药宜甘寒,避免用滋腻之品。

三、分证论治

(一)常证

.风寒闭肺

证候: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风寒闭肺,肺气失宣。邪郁肌表,因而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色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之象。

治法:辛温开肺,化痰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葱豉汤。常用药:麻*、杏仁、甘草散寒宜肺,荆芥、豆豉辛温解表,桔梗、防风解表宣肺。本证易于化热,可加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痰多白粘,苔白腻者,加苏子、陈皮、半夏、莱菔子化痰止咳平喘;寒邪外束,肺有伏热,加桂枝、石膏表里双解。

2.风热闭肺

证候: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口渴欲饮,咳嗽,痰稠色*,呼吸急促,咽红,舌尖红,苔薄*,脉浮数。

分析:风热外袭,肺闭失宣,因而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口渴引饮。咽红,舌尖红,苔薄*,脉浮数为风热之象。

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常用药:麻*、杏仁、生石膏、生甘草清热宣肺,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辛凉解表,桔梗、牛蒡子清热利咽。

壮热烦渴,倍用石膏,加知母,清热宣肺;喘息痰鸣者加葶苈子、浙贝母泻肺化痰;咽喉红肿疼痛,加射干、蝉蜕利咽消肿;津伤口渴加天花粉生津清热。

3.痰热闭肺

证候: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气促喘憋,鼻翼煽动,或口唇青紫,舌红,苔*腻,脉滑数。

分析:痰热壅盛,故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肺气郁闭故见气促喘憋,鼻翼煽动。舌红,苔*腻,脉滑数为痰热之象。

治法:清热宣肺,涤痰定喘。

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常用药:麻*、杏仁、生石膏、生甘草清肺平喘,细茶升清降浊,桑白皮、葶苈子泻肺,苏子、前胡宣肺化痰,*芩、虎杖清肺解毒。

痰重者加猴枣散豁痰;热甚腑实加生大*、玄明粉通腑泄热;痰多加天竺*、制胆南星化痰;唇紫加丹参、当归、赤芍活血化瘀。

4.痰浊闭肺

证候:咳嗽气喘,喉间痰鸣,咯吐痰涎,胸闷气促,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腻,脉滑。

分析:痰浊壅阻,故咳嗽气喘,喉间痰鸣,咯吐痰涎。痰浊闭郁,气机阻滞,故胸闷气促,食欲不振。舌苔白腻,脉滑为痰浊之象。

治法:温肺平喘,涤痰开闭。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常用药:法半夏、陈皮、莱菔子、苏子、白芥子化痰除痹,枳壳、前胡行气宽胸,杏仁止咳化痰。

咳甚加百部、紫菀、款冬止咳化痰;便溏加茯苓、白术健脾。

5.阴虚肺热

证候:低热不退,面色潮红,干咳无痰,舌质红而干,苔光剥,脉数。

分析:余邪留恋,肺阴虚弱,故干咳无痰。舌质红而干,苔光剥,脉数为阴虚之象。

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南沙参、麦门冬、玉竹、天花粉养阴生津,桑叶、款冬花止咳,生扁豆、甘草健脾。

低热缠绵加青蒿、知母清虚热;咳甚加泻白散泻肺;干咳不止加五味子、诃子敛肺止咳;盗汗加地骨皮、煅龙骨敛汗固涩。

6.肺脾气虚

证候:病程迁延,低热起伏,气短多汗,咳嗽无力,纳差,便溏,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分析:肺气虚则气短多汗,咳嗽无力,低热起伏。脾气虚则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四肢欠温。

治法:健脾益气,肃肺化痰。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常用药:人参、五味子、茯苓、白术健脾益气敛肺,百部、橘红止咳化痰,生甘草和中。

动则汗出加*芪、煅龙骨、煅牡蛎固表敛汗;咳甚加紫菀、款冬花止咳化痰;纳谷不香加神曲、谷芽、麦芽;大便不实加淮山药、炒扁豆健脾益气。

(二)变证

.心阳虚衰

证候:突然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加剧,汗出不温,四肢厥冷,神萎淡漠或烦躁不宁,右胁下肝脏增大、质坚,舌淡紫,·苔薄白,脉微弱虚数。

分析:心阳虚衰,正气欲脱。心阳不能运行敷布全身,故面色苍白,四肢欠温;阳气浮越,故虚烦不宁;肺气痹阻,影响心血运行,血液瘀滞,故紫绀,舌淡紫;肝藏血,血郁于肝,故肝脏肿大。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常用药: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回阳救逆,龙骨、牡蛎潜阳敛阴,白芍、甘草和营护阴。

面色口唇发绀,肝脏肿大者,加当归、红花、丹参活血化瘀。兼痰热实证,须扶正祛邪,标本同治。

2.内陷厥阴

证候:壮热神昏,烦躁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两目上视,咳嗽气促,痰声辘辘,舌质红绛,指纹青紫,达命关,或透关射甲,脉弦数。

分析:邪热炽盛,内陷厥阴。陷心则神明失守,昏迷、谵妄;陷肝则肝风内动,抽风痉厥,口噤项强,两目上视。

治法: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合牛*清心丸加减。常用药:羚羊角、钩藤平肝熄风,茯神安神定志,白芍、甘草、生地滋阴缓急。

昏迷痰多者加郁金、胆南星、天竺*化痰开窍;高热神昏者,加安宫牛*丸清心开窍。

[其他疗法]

一、单方验方

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各5g,百部、桑白皮各6g,玄参9g,甘草3g。日剂。用于病毒性肺炎。

二、外治疗法

.桑叶、知母各5g,杏仁、前胡、白前各0g,桔梗6g,甘草3g,银花、鱼腥草各20g。制成雾化剂,超声雾化吸人。每次0分钟,日2次,5-7天为疗程。用于风热闭肺证。

2.肉桂2g,丁香6g,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5g,当归、红花、赤芍、川芎、透骨草各30So制成0%油膏敷背部:,日2次,5-7天为疗程。用于肺部湿性哕音久不消失者.

三、拔罐疗法

取穴肩胛双侧下部,用拔罐法,每次5—0分钟。日次,5天为疗程。用于肺炎后期哕音不消失者。

四、针灸疗法

体针主穴:尺泽、孔最、列缺、合谷、肺俞、足三里。配穴:痰热闭肺,加少商、丰隆、曲池、中脘;阳气虚脱,加气海、关元、百会。

[预防护理]

一、预防

.搞好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冬春季节尽量少带易感儿去公共场所。

2.气候寒暖不调时,随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二、护理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多喂开水。.

2.保持安静,居室空气新鲜。

3.呼吸急促时,应保持气道通畅位置,并随时吸痰。

4.对于重症肺炎患儿要加强巡视,注意病情变化。

您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谢谢您的转发!

↓↓↓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