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愈发稀缺的经济体资源年轻人口 [复制链接]

1#

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印的钞票并不是真正的财富,遇到极端情况,*府甚至可以选择把面额的纸币多加几十个0,财富是由劳动结合工具创造出来的,纸币和银行存款也只是纸和数字,只有当你交出去以后换来实际的商品和劳务才可以满足相应的需求,真正有意义的是大众创造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当你用劳动换来货币,再用货币购买其他商品和劳务的过程中会有诸多损耗,现在金融体系下,普通劳动者或多或少的都要承担一定的铸币税,比如过度印钞后推高的通货膨胀,普通人的生活压力快速提升,一部分人成为成本,另一部分人享受红利,总财富量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工具效率。

大众创造的财富所属权只是通过金融体系、交易过程甚至有些资本设局被转移了而已,这种矛盾一直存在,只是我们在几代人口红利中维持了长期高经济增长速度,保证了财富源源不断的被创造出来,即使分配出问题也不会影响太大,根据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我国的劳动人口从14~15年已经出现了下降,再联想到00后比90后少万,年以后这代人逐渐转化成新的劳动力取代60后婴儿潮支撑经济体的进一步增长,这个矛盾将逐渐激化,参与劳动的年轻人口逐渐成为越发稀缺的经济体资源,当年轻人还在思考什么是下一次经济变革的时候,其实已经身处其中。文章4字,阅读约8分钟。

1.你的财富如何被转移了?

劳动收益逐渐低于资本收益这个大趋势是全球的普遍趋势,也就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掌握的资本影响到*策的制定,改变蛋糕分配的比例,穷人越穷并不是人们变懒了,而是分配在资本修正下更加趋向于极端。比如常见的扩张性货币*策所谓的救市,一般情况下钱并不会真正的流入到中产和穷人手中,即使印钞直接送给中产和穷人,他们中很多还会以金融资产投资的形式重新被分配,结果还是贫富分化的加剧,去年各国央行的放水造就了更多亿万富翁的崛起。

当一个80%财富用于生活基本保障的群体,以及1%的财富用于基本生活支出的群体,当物价水平快速上涨时谁受到的伤害更大呢?往往受伤的是基本生活支出占比更高的穷人,扩展性货币*策的两个特点:1)推高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伤害穷人;2)推高资产泡沫,这种资产泡沫往往更多的是由债务支撑的货币幻觉,你看的到是投资类资产价格暴涨,但同时有一些群体的负债率疾速攀升,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历史告诉我们最后高负债接盘的还是中产及以下的穷人。

此外,现在很多企业的发展策略已经从注重产品本身到营销手段,特点就是人性的弱点,任何交易的完成都要双方同意,商品本身值不值所标定的价格越来越不重要,只要有人愿意为此花钱即可,越来越多的商家是从消费者思想改造入手,俗称洗脑,比如各类离谱的广告,最后成本都要平摊到消费者头上。又如没有步入社会的学生群体的过度消费、某些远超其事用价值的潮牌,再比如现在的网络小贷,都很少用平均利率说明资金成本,而是采取分期付款结合日利息的展现方式,让年轻人对利率没有概念,心甘情愿的背负高息贷款,没步入社会就开始为资本打工,这里有个小技巧,如果你去衡量一个商品和贷款值不值,你就把价格或者利息换算成自己或者父母的劳动时间比对,当然值不值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这里不做深入的讨论了。

回归人口线,随着经济增速和参与劳动的人口逐渐下降,意味着增量部分来掩盖分配问题越来越难,更多的财富转移只能去挖掘存量,或者透支年轻人的未来劳动时间,也就是你每借一笔高息小贷,未来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来偿还本息,但吃中产和穷人的存量财富是会出大的社会问题,是一个长期大的灰犀牛,好处在于并不会短期非常激烈,同时经济体内部不同城市之间也将不可避免的面临存量资源抢夺,而不管作为存量财富还是透支未来潜在劳动时间的载体都是年轻人,根据近十几年的生育率变化趋势,年轻人也将成为经济体中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和各地方抢夺的对象。

2.年轻人资源对于一个城市意味着什么?

首先从财富存量角度,年轻人意味着一个家庭开支的重点支持方向,钱花在哪个城市就给哪个城市贡献GDP,一个人的支出又是另一部分人的收入,也就是城镇化中年轻人去哪个城市落户,就带去了一个家庭很大比例的存量财富。我们很容易观察到一个社会现象,让父母辈花钱消化现代工业产能非常困难,但如果是子女婚育相关的支出,愿意倾其所有,甚至不惜放下颜面到处求人借钱乃至于农村的民间高利借贷,他们往往有几十年劳动的存量储蓄计划用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

存量财富城市如何分配呢?最大比例的肯定是通过房地产征收的进城税,也就是占各地方财*收入极大比例的土地转让金,俗称卖地,土拍价格再高,最终都不会是开放商承担,正常情况下是成为房价的最大比例成本直接由购房者承担,是一种地方*府施加的隐形税,即使极端情况下开放项目烂尾,预售制下往往还是购房者承担,16年涨价去库存各地方房价疯涨,大众不顾开放商资质和风险的抢房,给现在的海量烂尾楼产生埋下巨大的隐患。其次是消费,消费很早就是我国GDP的主要并且比例还在逐年增加,且不论债务水平多高,只要引导的好,扩大内需往往都可以奏效,因为永远不缺消费主义洗脑下举债消遣的人,回归正题,一个年轻人的落户有些支出是无法避免的,比如衣食住行医疗、婚育再加一个教育,基本生活支出占比高是普通人的常态,这些都有一个家庭存量财富给年轻人所在城市补血,反映在现实中就是年轻人越来越难以仅靠自己完成房子、婚育、教育的几座大山。

吸纳年轻人对城市财富增量至关重要,年轻人往往是创新思维、劳动强度承担最优质的群体,享受着最新的科技教育和技能培训,意味着可以更容易适应新一代科技工具,生产效率较高,又能承担高强度的工作(承担人群),生产效率结合劳动时间就是财富的创造密码。此外年轻人口的另一个特点是接盘,比如以前人投资的房子,房子没人接盘也只是房子,再比如按照现在的社保养老规模,也如同击鼓传花一般,不少省份的养老金早就入不敷出,年轻人口从20岁到60岁可以贡献40年的养老金,在此期间一分不领取就是在弥补各城市的养老金亏空。我们的人口结构和城镇化率决定了很难再有第二次大城市化的迁徙,不能期望农村的老年人都流入城市,各个城市也很难在躺着虹吸周边的年轻人口,以后发展潜力只能靠自己城市的新生代人口储备,这是增量财富创造的关键资源。

3.各地加码的抢人*策

很多城市都很理解年轻人资源的稀缺,比如某些城市开警车到火车站、街上拉人落户,但各个地方的发展阶段和定位不同,比如一线城市永远不会缺前来淘金的年轻人,一代年轻人加班的*金时期用完,还不能买房的就会自动分流到其他城市,又有新的一批年轻人补上。而真正需要抢夺稀缺资源的是二线及以下城市,年轻人口就这么多且越来越稀缺,二线及以下城市必然有人抢不到这些存量财富和潜在增量财富的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加码抢人的行列中来,不断放低落户的门槛。很多地方不仅仅吸引落户,还有各种补贴,不排除部分地方是噱头大于实际操作,还是有可操作性较高的真正补贴,比如合肥市给研究生以上的落户租房补贴。我们来看看钱是怎么运转的,地方对高学历人才落户补贴,假设持续三年,每年以2万计算,那么落户以后可以拿到6万元的补贴,落户与打工最大的不同在于购房需求,也就是这批人大概率是刚需,只要这些人买房,再考虑到房地产中最大成本占比-土地转让金,以均价2万为例,90平米的房子就要这些人拿出万买房,假设土地转让金占比40%,那么就相当于一次性收取了72万的隐形税,还不包括很多中间的明面税,用少量的钱,吸收更多的钱,对于被地方来说这账怎么算都不亏。

即使购买了二手房,虽然地方也在之前收过一次隐形税,只是之前的地价还比较便宜,更多的增值溢价被投资者吃掉,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城市逐渐都逐渐限制二手房的交易,深圳、南京都是比较早加入限售行列的城市,其实未来的趋势也很好预测,很多城市用补贴来吸引年轻人口落实的如何很难说,但限售大概率都要跟进的,收外来人口的进城税是地方财*的特权,岂容投资者拿去太多,这也是给很多炒房者一个警惕,击鼓传花的过程中价格不在乎有多高,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能是最后一棒,尤其是在经济下行蛋糕增量缓慢的时候,地方财*更希望年轻人所携带的存量财富归于自己,也大概率希望投资者就是最后一棒,为此预计各种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改革不会太远了。

每个城市的基础是不相同的,有的吃老本也可以坚持很多年的高GDP,但城市潜力更多的依赖年轻人口,尤其是掌握最新科学技术知识技能储备的年轻人,一线即使没有补贴也完全不用考虑年轻人口流入的问题,二线及以下城市发展出现明显的分化,良性的循环是城市拿出一部分财*补贴年轻人,这批人又变成地方的消费、税收、土地转让金的贡献力量,城市不亏,年轻人也只能选择隐形税返还比例较高的城市,比如公共福利和购房性价比更高的城市,相比起其他城市过得更舒服,经济人口两不误。相反恶性循环是在没有优秀经济产业支撑的情况下,靠一些限售和放开的周期的手段来继续推高生活成本,年轻人口进一步流失,房价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有些地区收入越来越跟不上房价增长,连年轻人都没有了,这些城市大概率是吃存量,没有增量的社保养老靠国家兜底?现在这类城市数量少,兜底起来还有能力,未来人口结构失衡以后,需要兜底的数量激增城市间大概率要自扫门前雪了。

总结起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码,不出意外会更多的城市加入,有理想的城市早早的就布局人口线了,但也应该意识到,没有经济产业作为支撑,光靠补贴是不够的,人口线和经济线是缺一不可的,未来十几年对于各个城市也是一个机遇,也就是所谓的经济结构转型,谁在经济机构转型中走的越成功,新型产业发展越快,吸纳的新型产业就业就越多,宏观资源向其倾斜、优质人口资源向其流入、经济更快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相反有些城市则只能依赖吃剩余存量财富进一步压榨年轻人生存空间,年轻人口流失更快,带走的存量财富更多。

那么年轻人要注意什么?在时代背景是年轻人口逐渐成为更稀缺的经济资源时,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加稀缺的知识技能携带者,供需关系总是能决定价格,也包括自己的价值评估,存量财富的分配毕竟是短期的,只有掌握了更好创造增量财富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已经到来的经济体变革以及城市在年轻人口抢夺中待价而沽,实际的操作还是系列文章总结出来的建议:开源节流少负债,知识技能跟得上时代,祝愿读者在新的一年中更好的提升自己知识和技能储备。

王克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