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药二皮肤及外用药第16 [复制链接]

1#

第一节 增色素药——治疗白癜风。


  
  通过一定的光敏反应,使皮肤上出现黑色素沉着。
  


  
  一、作用机制
  1.补骨脂素及其衍生物-甲氧沙林;三甲沙林(活性、毒性都强);
  2.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3.肾上腺皮质激类;
  4.其他光敏剂。
  


  口服或外用——治疗:
  ◇白癜风、银屑病;
  ◇蕈样肉芽肿;掌跖脓疱病、湿疹、特应性皮炎、扁平苔藓。
  需同时与长波紫外线(UVA)合用——增加皮肤对日光的耐受性。
  光照时,应戴墨镜,并遮盖正常皮肤。
  


  
  ——来源于植物果实,成分为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
  ——促进皮肤色素再生、抗肿瘤、抗衰老。
  治疗期间,不宜食用含呋喃香豆素类食物——酸橙、无花果、香菜、芥菜、胡萝卜或芹菜——避免增加光毒性。
  


  

第二节 治疗银屑病药


  
  
  


  一、作用机制
  1.局部用药——
  ①煤焦油类、
  ②树脂类沥青衍生物(地蒽酚)、
  ③局部用补骨脂类、
  ④其他;
  2.全身用药——补骨脂类、维A酸类。
  1.地蒽酚——作用于表皮细胞内的酶,抑制细胞代谢酶代谢,使酶失去活性,降低增生表皮的有丝分裂,使表皮细胞增殖恢复正常。
  用于——寻常型银屑病、斑秃。
  (1)银屑病:晚上使用,过夜,第2日清晨或在第2次涂药前洗掉。
  (2)斑秃:一日1次,至斑块消退为止。
  


  2.卡泊三醇——维生素D3的衍生物。
  作用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抑制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诱导其分化,从而使银屑病表皮细胞的增生和分化得到纠正
  ——治疗:寻常性银屑病。
  
  
  大剂量(乳膏或软膏每周超过g,搽剂每周超过60ml)用药——监测尿钙升高情况,停药后尿钙可恢复正常。
  卡泊三醇较骨化三醇安全、有效,引起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的作用较骨化三醇弱倍。


  3.煤焦油
  ——抑制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使皮肤增生速率恢复正常。
  ——用于银屑病时,与紫外线联合治疗。
  不得与甲氧沙林或三甲沙林合用——加剧光敏感作用。
  


  4.维A酸类
  ——阿维A酯、阿维A、他扎罗汀——重症银屑病适用。
  通过角蛋白表达正常化,促进角朊细胞末端分化。
  
  (1)阿维A酯
  
  口服——
  ①严重银屑病——尤其是红皮病型、脓疱型及斑块型。
  ②难治性角化病(鱼鳞病、毛发红糠疹、毛囊角化症、掌跖角化病);
  ③严重顽固口腔扁平苔藓。
  致畸——生育期妇女停药后,至少3年内不宜怀孕。
  (2)他扎罗汀:
  禁用于妊娠期、哺乳期女;急性湿疹、皮炎类患者。


  

第三节 皮肤真菌感染治疗药


  
  一、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浅部真菌病——皮肤癣菌病,如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及头癣、念珠菌病和花斑糠疹。
  ◇深部真菌病——皮下真菌病: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
  


  
  ——当初,抗生素单元,我们曾学过的抗真菌药·TANG

抗真菌药TANG

机制

主要应用

1.多烯类

两性霉素B

与细胞膜上的甾醇(麦角固醇)结合,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①深部——广谱,各种真菌②利什曼原虫

2.吡咯类

咪唑类

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

抑制真菌中细胞色素P介导的14α-甾醇去甲基化,从而抑制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

表浅

三唑类

氟康唑、 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艾沙康唑

氟康唑——念珠、隐球。伊曲——+曲霉属。伏立——曲霉属+镰孢菌属和赛多孢菌属。泊沙、艾沙——+毛霉属等结合菌。

抗真菌药TANG

机制

主要应用

3.棘白菌素类

XX芬净

非竞争性抑制β-(1,3)-D-糖苷合成酶,从而破坏真菌细胞壁糖苷的合成

广谱(除了隐球菌)

4.氟胞嘧啶

1.与抑制嘌呤和嘧啶的摄入直接有关;2.与在真菌细胞内代谢为氟尿嘧啶间接有关。抑制DNA和RNA的合成

隐球、念珠(+两性霉素B,协同)


  皮肤抗真菌药,有特殊的吗?TANG
  (1)抗生素类
  ①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②非多烯类:灰*霉素。
  (2)唑类:咪唑类(咪/酮/益康唑、克霉唑、联苯苄唑);
  三唑类(伊曲/氟/伏立康唑)。
  (3)丙烯胺类——萘替芬、特比萘芬。
  (4)吗啉类——阿莫罗芬。
  (5)吡啶酮类——环吡酮胺。


  1.抗生素——
  (1)多烯类
  1)两性霉素B——抗真菌活性最强。
  唯一可用于治疗深部和皮下真菌感染的多烯类。
  其他多烯类——仅限于局部应用治疗浅表真菌感染。
  
  2)制霉菌素——机制与两性霉素B相似。
  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较高,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局部外用——皮肤、黏膜浅表真菌感染。
  ◇口服——吸收很少——仅适于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
  ◆!不宜注射给药——毒性大。


  (2)非多烯类——灰*霉素。
  


  2.唑类——咪唑类、三唑类
  (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
  
  3.丙烯胺类——萘替芬和特比萘芬
  ——角鲨烯环氧酶非竞争性、可逆性抑制剂。
  
  4.吗啉类——阿莫罗芬
  ——干扰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
  用于:皮肤癣菌、念珠菌、皮炎芽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申克孢子丝菌。
  


  5.吡啶酮类——环吡酮胺——作用于真菌细胞膜。
  高浓度使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加,钾离子和其他内容物漏出,细胞死亡。
  渗透性强,可渗透过甲板。渗入指甲下,部分可进入甲床。
  


  皮肤抗真菌药TANG
  (1)抗生素类
  ①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一国两制,多有希望TANG)。
  ②非多烯类:灰*霉素。
  (2)唑类:咪唑类(咪/酮/益康唑、克霉唑、联苯苄唑);
  三唑类(伊曲/氟/伏立康唑)。
  (3)丙烯胺类——萘替芬、特比萘芬(角鲨烯环氧酶抑制剂)。
  (4)吗啉类——阿莫罗芬(干扰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
  (5)吡啶酮类——环吡酮胺
  (膜渗透性增加——甲板、渗入甲下、甲床)。


  
  1.外用抗真菌制剂——咪唑类: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酮康唑
  (联手咪一克酮TANG)
  2.丙烯胺类——特比萘芬、萘替芬;
  3.吗啉类——阿莫罗芬;
  4.吡啶酮类——环吡酮胺。
  5.其他——水杨酸、苯甲酸、十一烯酸、冰醋酸
  ——兼有角质溶解和抑真菌作用。


  

第四节 皮肤寄生虫与感染治疗药


  
  ◇疥疮;虱病(头虱、体虱、阴虱)。
  
  ◆一、药理作用
  林旦——(疥灵霜,γ-霜)疗效最佳,
  其次——克罗米通、苯甲酸苄酯、硫*软膏——公认特效药。
  疥疮最好选林旦,克了硫磺本家酸。
  


  1.林旦——杀灭疥虫、虱和虱卵。
  其与疥虫和虱体体表接触后,透过体壁进入体腔和血液,引起神经系统麻痹而致死。
  2.克罗米通——局部麻醉——作用于疥螨神经系统,使疥螨麻痹死亡。
  治疗各型瘙痒症,特异性杀灭疥螨。
  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3.升华硫——杀菌及杀虫;去除油脂,有角质促成和角质溶解作用。
  ◇2%~3%——角化促成、止痒;
  ◇5%~15%或更高浓度——杀虫、杀菌、角质剥脱和脱脂。
  4.苯甲酸苄酯——高浓度时杀灭疥虫,优于硫*。
  


  5.杀菌药——莫匹罗星
  高浓度杀菌,低浓度抑菌。
  
  (1)G+球菌皮肤感染——脓疱疹、疖肿、毛囊炎。
  (2)湿疹、各型溃疡和创伤继发性细菌感染。
  
  可逆性地与异亮氨酸转移RNA合成酶结合,阻止异亮氨酸渗入,终止细胞内含异亮氨酸的蛋白质合成而起作用。
  


  
  二、典型不良反应
  1.林旦——长期大量使用,经皮肤吸收,对肝、肾功能及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害,诱发癫痫。
  有癫痫病史/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岁以下儿童——禁用林旦、苯甲酸苄酯。
  2.急性渗出性皮肤病——禁用克罗米通(经皮吸收快)。
  3.硫*——刺激性——皮肤发红和脱屑;接触性皮炎。
  

第五节 痤疮治疗药


  
  一、作用机制
  

痤疮治疗药——TANG小结

1.抗菌药 

(1)非抗生素

1)过氧苯甲酰——炎性痤疮首选

2)壬二酸

(2)抗生素

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夫地西酸(应为夫西地酸)

2.抗角化药

外用维A酸类、异维A酸、阿达帕林


  
  为什么不直接用抗菌素?TANG
  ——规避痤疮丙酸杆菌的耐药性


  1.抗菌药 
  (1)非抗生素类抗菌药
  1)过氧苯甲酰——炎性痤疮首选外用抗菌用药。
  A.强氧化剂,分解出新生态氧和苯甲酸——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对痤疮丙酸杆菌无耐药性。杀菌除臭;
  B.使皮肤干燥和脱屑;角质溶解;
  C.抗炎、轻度溶解粉刺。
  D.降低毛囊皮脂腺内游离脂肪酸。
  能漂白毛发,不宜用在有毛发的部位。
  


  2)壬二酸——
  A.直接抑制和杀灭细菌。
  B.竞争性抑制产生二氢睾酮的酶过程,减少二氢睾酮因素所诱发的皮肤油脂过多,使皮肤表面脂质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下降;
  C.抗角质化——减少滤泡过度角化,降低色素沉着和减小黑斑病损伤。
  


  (2)抗生素——抗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作用。
  A.红霉素、
  B.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C.氯霉素
  D.夫西地酸
  外用抗生素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耐药——不宜单独或长期使用,需与过氧苯甲酰、外用维A酸类联合应用。


  2.抗角化药 
  (1)外用维A酸类
  ①调节表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表皮的细胞更新,使病变皮肤的增生和分化恢复正常。
  ②促进毛囊上皮的更新,抑制角蛋白的合成,防止角质栓的形成,促进已有粉刺消退,抑制新粉刺形成。
  ③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溶解微粉刺和粉刺、抗炎、预防和改善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痤疮瘢痕等作用。
  ④增加皮肤渗透性,在联合治疗中可以增加外用抗菌及抗炎药物的疗效。
  


  (2)异维A酸——维A酸的光学异构体。
  与维A酸类似。
  对严重的结节囊肿型痤疮有高效作用。
  
  异维A酸——
  妊娠期——自发性流产及胎儿发育畸形。
  口服——皮肤或黏膜(口唇、眼、鼻黏膜)干燥、脱皮、鼻出血、头痛、肌肉与关节痛、血脂升高、肝脏氨基转移酶AST及ALT升高。


  (3)阿达帕林——
  通过使毛囊上皮细胞分化正常化,减少微粉刺形成;
  抑制多形核白细胞的趋化反应,以缓解细胞介导的痤疮炎性反应(如脓疱和丘疹等)。
  
  阿达帕林——维A酸类化合物——
  A.强大抗炎——抑制外周血液中多核型白细胞的化学趋化;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经脂氧化反应转化为炎症介质白三烯,抑制多核型白细胞的代谢,缓解由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
  B.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溶解痤疮和粉刺,调节毛囊、皮脂腺上皮细胞的分化,减少粉刺的产生。
  C.极少经皮吸收,对光和氧的稳定性较强。

痤疮治疗药——TANG小结

1.抗菌药 

(1)非抗生素

1)过氧苯甲酰——炎性痤疮首选

2)壬二酸

(2)抗生素

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夫西地酸

2.抗角化药

外用维A酸类、异维A酸(严重的结节囊肿型痤疮)、阿达帕林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年修订版)

 

轻度(Ⅰ级)

中度(Ⅱ级)

中重度(Ⅲ级)

重度(Ⅳ级)

 

粉刺

炎性丘疹

丘疹、脓疱

结节、囊肿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年修订版)

 

轻度(Ⅰ级)

中度(Ⅱ级)

中重度(Ⅲ级)

重度(Ⅳ级)

 

粉刺

炎性丘疹

丘疹、脓疱

结节、囊肿

一线选择

外用维A酸

A.外用维A酸+过氧苯甲酰+/-外用抗生素;B.或过氧苯甲酰+外用抗生素

外用维A酸+口服抗生素+/-过氧苯甲酰+/-外用抗生素

口服异维A酸+/-过氧苯甲酰/外用抗生素


  注:+/-表示合用或不合用。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年修订版——进一步简化TANG)

 

轻度(Ⅰ级)

中度(Ⅱ级)

中重度(Ⅲ级)

重度(Ⅳ级)

 

粉刺

炎性丘疹

丘疹、脓疱

结节、囊肿

一线选择

外用维A酸

必选——过氧苯甲酰+●外用维A酸或●外用抗生素

外用维A酸+口服抗生素

口服“异维A酸”/外用抗生素


  注:+/-表示合用或不合用。
  另,
  □维持治疗——外用维A酸+/-过氧苯甲酰;
  □女性痤疮,中-重度——可+口服抗雄激素药。
  


  

第六节 皮肤用糖皮质激素


  
  消炎、止痒和抑制皮损发作。
  一、药理作用
  ◇弱效——眼睑皮炎、轻度面部皮炎初始治疗。
  ◇中效——特应性皮炎、湿疹、重症面部皮炎初始治疗;
  ◆强效及超强效——重度皮损初始治疗,如银屑病、扁平苔藓、斑秃;

 

药物

浓度(%)

弱效

醋酸氢化可的松

1.0

中效

醋酸地塞米松

0.~0.

丁酸氢化可的松

0.1

醋酸曲安奈德

0.1

强效

糠酸莫米松

0.1

二丙酸倍氯米松

0.

氟轻松

0.

哈西奈德

0.

超强效

卤米松

0.05

哈西奈德

0.1

丙酸氯倍他索

0.02


  
  
  1.弱效——醋酸氢可
  2.超强——0.1%哈西奈德、卤米松、丙酸氯倍他索;
  3.中效——地米、丁酸氢可、曲安奈德
  4.强效——不记。
  记忆·TANG
  弱醋氢化可的松,种地丁可曲难得。
  超强哈啰丙氯倍,零点一的哈奈德。


  二、特殊人群用药
  1.儿童、老年人——弱效或软性激素,如地奈德、糠酸莫米松。
  
  2.儿童——使用强效激素制剂,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
  ◆老年,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不宜过多使用。
  3.婴儿尿布皮炎尤应慎用——外用激素制剂应限于5~7日内。


  三、教材在前,其实属于外用糖皮质激素内容——
  1.先将皮肤浸泡于水中5min,擦干后再涂上药膏——皮肤含水量增加——药物透皮量可提高5倍。
  2.炎症性湿疹皮肤——经皮吸收量增加;
  脱屑性银屑病——吸收屏障几乎不存在。
  3.不同部位,激素吸收不同
  A.面部损害——应选择低浓度、弱效——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B.手掌足跖损害——应选择强效制剂——0.05%倍他米松或氯倍他索软膏。
  C.前臂——涂布氢化可的松溶液,约1%被吸收;
  跖弓——仅有1/7被吸收;
  但在额部——高出6倍;阴囊——高出42倍。


  四、典型不良反应
  1.表皮和真皮萎缩致使皮肤变薄,出现皮纹、毛细血管扩张和紫癜等,最常见于高吸收区(如面、颈、腋窝、会阴、生殖器)。
  2.播散或加重用药局部的皮肤感染、接触性皮炎、口周皮炎、痤疮、色素沉着或减退。
  3.长期外用,尤其外用强效药者——激素依赖性皮炎。
  4.长期大面积外用或加封包使用强效、超强效糖皮质激素——系统性不良反应,如库欣综合征。
  
  不能用于——皮肤溃疡或有皮肤萎缩的部位;局部有明显细菌、真菌及病毒感染的疾病。
  强效及超强效激素——不宜大面积使用。
  任何外用激素制剂均不应长期、大面积使用。


  附——
  1.决定外用药临床疗效的关键——经皮吸收情况。
  对顽固难治或苔藓化肥厚性的损害,可采用封包疗法。
  2.用药量——一日用药2次,1周最大用药量:
  ◇腹股沟和外阴部——15~25g;
  ◇面部——15~30g;
  ◇双手25~50g;
  ◇头皮50~g;
  ◇四肢~g;
  ◇躯干g。
  

第七节 消毒防腐药


  
  杀灭(消毒药)或抑制(防腐药)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但不一定能杀灭所有的微生物。
  两者之间没有严格界限——
  ◆消毒药——杀灭病原微生物;低浓度时仅抑菌。
  ◆防腐药——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高浓度时也杀菌。


  
  一、代表药品
  (一)过氧乙酸——酸性强氧化性消毒药。
  遇有机物释放出新生态氧起氧化作用
  ——杀灭病毒、细菌、真菌、芽孢。
  室内表面、病房用品、医疗器械;水果、蔬菜、餐具、纺织品;皮肤。
  皮肤、黏膜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急性湿疹、酸性眼结膜损伤,可能诱导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疾病复发。过敏体质禁用。
  


  (二)聚维酮碘
  碘——广谱强效杀菌药——对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和芽孢都有效,且大多不耐药。
  
  1.皮肤消毒、黏膜冲洗,医务人员刷手、泡手,注射、手术部位皮肤消毒。
  2.皮肤黏膜细菌性感染:化脓性皮肤炎;
  3.皮肤真菌感染;
  4.滴虫性或真菌性阴道炎;
  5.烫伤。
  


  (三)氯己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广谱。
  ◇有效——G+和G-菌;白色念珠菌等真菌;HIV、HBV病毒。
  ◆无效——芽孢、抗酸杆菌和其他真菌、病毒。
  
  1.皮肤或伤口的消毒和清洗;器械消毒;
  2.口腔凝胶、喷剂或漱口液——口腔感染;
  3.滴眼药的防腐药。
  


  (四)戊二醛
  起作用的是——醛基——引起蛋白凝固——细菌死亡。
  在14日内可保持化学稳定性,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病毒的作用比甲醛强2~10倍。
  
  1.器械消毒;
  2.寻常疣、多汗症。
  


  (五)依沙吖啶
  范围较大、渗出。
  ①糜烂、水肿、充血等范围较大、渗出较多的口腔黏膜溃疡。
  ②牙龈炎、牙周炎。
  ③唇炎、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渗出性多形性红斑、药物过敏等唇部有厚痂糜烂病损需要湿敷者。
  


  (六)硼酸——抑菌,弱。无刺激性。
  与细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结合后发挥抑菌作用。
  
  ①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湿敷;
  ②眼、口腔、膀胱、子宫等的冲洗;
  ③化脓性皮肤病,或软化痂皮。
  接触性皮炎和湿疹——
  ◇如渗出多——3%硼酸溶液做冷湿敷。
  ◇如渗出少或没有渗出——外用有收敛、止痒作用的炉甘石洗剂。
  


  硼酸——
  禁用作药品及食品的防腐剂!!!
  禁止内服!!!!
  致死量——儿童3~6g;成人15~20g。
  不良反应——
  ①早期——恶心、呕吐、腹泻。
  ②慢性蓄积中毒者——乏力、厌食、脱发、月经紊乱、神经错乱。
  ③吸收量大——谵妄、神志不清、心肾衰竭、死亡。
  


  
  二、临床用药评价
  (—)作用特点
  1.浓度——一般:浓度越高,杀菌抑菌效果越好。
  例外——乙醇:70%~75%比90%~95%杀菌效果高;70%~75%乙醇对细菌、病毒(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有效;
  95%乙醇——使细菌细胞壁蛋白凝固,蛋白形成一层保护膜,不能进入细胞内杀灭细菌。
  
  2.剂型——苯酚
  ◆水溶液——强大杀菌作用;
  ◇甘油剂和油溶液——作用显著降低。
  


  3.病原微生物本身对药物的敏感性——
  A.苯酚——杀菌强,病毒无效;
  B.真菌——对羟苯乙酯敏感,对氧化剂效果差。
  4.pH值——
  A.苯甲酸——在微酸性环境下,比在碱性环境中有效。
  B.三氯叔丁醇——pH值不能超过5。
  5.病变部位有大量脓血等蛋白质分泌物
  ——使用重金属盐类药物时,杀菌效能减弱。
  

随堂测试

答案

1-5

CBACE

6-10

BBAAA

11-15

BAACE

16-19

AACD


  『解析』
  1.局部应用灭疥虫药中,疗效最佳的是
  A.克罗米通
  B.苯甲酸苄酯
  C.林旦乳膏
  D.硫*软膏
  E.过氧苯甲酰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林旦乳膏局部应用灭疥虫疗效最佳。


  2.下述药物中不属于消毒防腐药的是
  A.依沙吖啶
  B.氯化铵
  C.聚维酮碘
  D.硼酸溶液
  E.戊二醛溶液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氯化铵是祛痰药。


  3.关于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使用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面部、阴部和褶皱部位的湿疹,需长期使用强效制剂
  B.可用于过敏性皮炎的治疗
  C.未控制的细菌或真菌感染不宜使用
  D.儿童及老年人宜使用弱效或软性激素,如地奈德、糠酸莫米松
  E.若使用中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面部会阴部位是高吸收区,长期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会发生不良反应。


  4.可用于治疗重度痤疮,但妊娠期妇女避免使用的是
  A.克拉霉素
  B.特比萘芬
  C.异维A酸
  D.克罗米通
  E.环吡酮胺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异维A酸可用于治疗重度痤疮,但妊娠期妇女避免使用,致畸。


  5.可渗透过甲板的抗真菌药是
  A.联苯咪唑
  B.益康唑
  C.特比萘芬
  D.克霉唑
  E.环吡酮胺

『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环吡酮胺可渗透过甲板。


  6.通过分解产生新生态氧而发挥杀菌除臭作用,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是
  A.维A酸
  B.过氧苯甲酰
  C.壬二酸
  D.阿达帕林
  E.异维A酸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过氧苯甲酰通过分解产生新生态氧而发挥杀菌除臭作用,用于治疗痤疮。


  7.用于治疗疥疮的药物有
  A.克霉唑乳膏、克罗米通乳膏、维A酸软膏
  B.林旦乳膏、硫*乳膏、克罗米通乳膏
  C.克罗米通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咪康唑软膏
  D.硼酸软膏、咪康唑乳膏、特比萘芬软膏
  E.益康唑乳膏、过氧化氢溶液、维A酸软膏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林旦乳膏、硫*乳膏、克罗米通乳膏都属于治疗疥疮的药物。


  8.以下关于过氧苯甲酰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为强还原剂,极易分解
  B.可分解出新生态氧而发挥作用
  C.可杀灭痤疮丙酸杆菌
  D.可导致皮肤干燥,脱屑
  E.具有杀菌除臭作用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过氧苯甲酰为氧化剂。


  9.炎性痤疮首选外用抗菌用药是
  A.过氧苯甲酰
  B.青霉素
  C.林可霉素
  D.夫西地酸
  E.壬二酸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炎性痤疮首选过氧苯甲酰。


  10.唯一可用于治疗深部和皮下真菌感染的多烯类药物是
  A.两性霉素B
  B.制霉菌素
  C.灰*霉素
  D.氟康唑
  E.特比萘芬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两性霉素B是唯一可用于治疗深部和皮下真菌感染的多烯类药物。


  11.儿童使用强效激素制剂,连续使用不应超过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儿童使用强效激素制剂,连续使用不应超过2周。


  12.卡泊三醇禁用于
  A.高钙血症患者
  B.低钙血症患者
  C.高钠血症患者
  D.低钠血症患者
  E.低钾血症患者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卡泊三醇禁用于高钙血症患者。


  13.甲氧沙林可用于治疗白癜风,其属于
  A.补骨脂素及其衍生物
  B.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C.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D.其他光敏剂
  E.强氧化剂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甲氧沙林属于补骨脂素及其衍生物。


  14.以下不属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是
  A.煤焦油
  B.地蒽酚
  C.壬二酸
  D.补骨脂类
  E.他扎罗汀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壬二酸是痤疮治疗药物。


  A.口服异维A酸+/-过氧苯甲酰/外用抗生素
  B.口服抗生素+外用维A酸+/-过氧苯甲酰+/-外用抗生素
  C.外用维A酸+过氧苯甲酰+/-外用抗生素或过氧苯甲酰+外用抗生素
  D.口服异维A酸、红蓝光、光动力、激光疗法、水杨酸或复合酸、中医药
  E.外用维A酸
  15.痤疮轻度(I级),表现为粉刺,一线治疗方案
  16.痤疮重度(IV级),表现为结节、囊肿,一线治疗方案

『正确答案』EA『答案解析』痤疮轻度(I级),表现为粉刺,一线治疗方案是外用维A酸;痤疮重度(IV级),表现为结节、囊肿,一线治疗方案是口服异维A酸+/-过氧苯甲酰/外用抗生素。


  A.抗生素类
  B.咪唑类
  C.丙烯胺类
  D.吗啉类
  E.吡啶酮类
  17.制霉菌素属于
  18.特比萘芬属于
  19.阿莫罗芬属于

『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制霉菌素属于抗生素类;特比萘芬属于丙烯胺类;阿莫罗芬属于吗啉类。


  

南山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