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受访专家:
医院主任医师池晓玲
医院主任医师沈雁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
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王长松
医院营养科刘英华
医院主任医师路波
中华中医药学会庄乾竹博士
中央国家机关烹饪协会侯玉瑞
中国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
医院(集团)治未病中心陈柏书博士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重要时刻,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揫”有收聚的意思,所以,立秋时节养生应以养收为原则。我们又该如何从日常生活入手,做好立秋后的养生呢?
1、顺应自然气候
立秋,意味着进入了秋天,但秋天的气候还没有真正到来。立秋时往往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所以广东地区仍会持续出现高温天气,故素有“秋老虎”之称。现代人畏惧这酷热的天气,用空调、冷饮来消暑,然而,过分依赖空调、冷饮则会伤害体内的阳气,体质也越来越虚。其实,正确的做法是顺应立秋之时的气候特点,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如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此时不冷不热,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同时在此节气中增加夜里的睡眠时间也很有道理,正好借此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养收之谴”的养生原则。
2、重视精神调摄
秋季,在精神调养上也要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按照中医理论,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此时,我们更要重视肺的保养。私心太重,嗜欲不止会破坏神气的清净,为此,古人认为秋季的精神养生应做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也就是说,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各种变化,放松心情,或外出秋游,登高赏景,令自己心旷神怡;或安静独处,收敛心神,保持内心宁静;或多接受阳光照射,转移低落情绪。
3、注意饮食特点
“春夏防暑湿、秋冬防肺燥”,这是广东民间总结出本土地域特点的四季养生要素。立秋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
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百合、木耳、雪梨、苹果、淮山、银耳、芝麻、粳米、蜂蜜、枇杷、乳品等柔润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在汤里可适当加入一些沙参、玉竹、麦冬滋阴生津。
同时,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4、预防疾病发生
“多事之秋”里容易发生许多疾病,一方面旧疾易复发,另一方面,又易产生新的毛病。因为立秋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秋天最易因伤风而导致咳嗽,所以平时出行要随天气增减衣物。秋天的咳嗽多以燥咳为主,咳嗽发生时要多喝水或者食用润肺之品:如百合+莲子+银耳羹;冰糖蒸雪梨;南北杏仁蒸瘦肉。当然,如果自己无法判定咳嗽性质,还要及时就医。
此外秋季也要防热伤风、心脑血管病、肠炎、缺钾性软瘫、流行性乙型脑炎。
秋后如何后进补
秋季,是最好的进补期。不过,如果刚立秋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出诸多弊端。这是因为,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因此,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吃,就能像吃了感冒、痤疮、胃痛、便秘、腹泻的“免疫药”一样,让你健康、轻松地迈进秋天的大门。
先调脾胃后进补
要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使体内的湿热之邪排出,以下三类人要格外注意:
1、脾虚者——吃点粥
表现: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
食补: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健脾和胃。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2、胃火旺者——吃点苦
表现: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人,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
食补:适度多摄入些苦瓜、*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清泄胃中之火。
3、老人及儿童——吃点山楂
表现: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
食补: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少吃西瓜多吃豆
西瓜是很好的清热消暑水果,适合夏季食用,可立秋后,经过一个暑热的长夏,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要少吃西瓜等过于寒凉的水果,以免伤及脾胃,引起腹泻。
豆类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正合立秋节气之用。可以多喝些三豆汤:
绿豆:清热解暑;
红小豆:清热利湿;
黑豆:健脾补肾。
三豆汤不仅能清热解毒,还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少吃辛辣多润肺
注意要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烧烤也要少吃。所谓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如果再吃辛辣的生姜,对养肺不利。
可以多吃一些莲藕、荸荠,既能生吃又能熟吃,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
百合:除了解燥润肺,还有止咳的作用。
银耳: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有一定疗效。
百合银耳的特点是“百搭”,可以熬粥、做羹,和莲子、大枣、枸杞等搭配使用,如银耳莲子羹、百合大枣粥等,还可以自己搭配,做成百合银耳羹,润燥的效果更是强强联手了。
少吹凉风多安神
秋天就别再过于贪凉风、开空调,最好避免皮肤直接被风吹,尤其是敏感的面部和脖子等处的皮肤,不妨用丝巾遮挡一下脖子。
立秋后要防“秋老虎”,建议晚间多用醋泡脚,能解暑热,有助散热入眠。
立秋后,不能像盛夏季节那样一味地饮用清热解暑的夏枯草、野菊花等寒凉性质的茶品,那样会损伤人的胃气,影响脾胃功能。此时,最好喝点青茶。青茶属于“性和不寒”的茶叶,如铁观音、冻顶乌龙或大红袍(买的时候可以看到说明),介于红、绿茶之间,不寒不热,能益肺、润肤、生津、润喉,有效清除暑天存留在体内的余热,恢复津液。
入秋食疗记住“三”立秋多吃三种菜
立秋之后,地面上的火热之气仍盛,闷热潮湿。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人就易受暑湿、暑热与细菌病毒的侵袭,从而引发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问题。
01菜花——预防感冒
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无常,人体一时难以适应,免疫力也不知不觉地在下降,这时就容易让感冒病毒钻空子。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是一个预防感冒的好办法。菜花含有的维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豆芽菜要高3~4倍,还是一种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剂。
02菠菜——口腔溃疡
初秋气候开始变干燥,一旦蔬菜、水果、水分摄入不够,就容易上火,口腔里也会跟着出现溃疡、发炎等问题。菠菜中丰富的核*素是有效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营养素。
03芹菜——促进睡眠
夏秋交替的时节,温差较大,早晚凉,中午热,对于体质较敏感的老年人来说,身体很难马上适应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芹菜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镇定神志的作用。
立秋多吃三种瓜
01丝瓜——清香通便
丝瓜可以从春末吃到初秋,有利尿凉血、解毒通便的作用。清蒸丝瓜,加点肉末和蒜末,稍微蒸一下就熟,淋点海鲜酱油,味道非常好。
02木瓜——祛燥润肠
木瓜除了当水果,一到秋天,可以用它煲汤喝,补水祛燥。木瓜中富含的酶还能帮助消化,适合便秘和消化不良者食用。
03瓠瓜饺子——清热开胃
初秋气温仍较高,很多人胃口不好,将肉类和瓠瓜一起做菜,保证了蔬菜的摄入,也增加了蛋白质的摄入。瓠瓜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能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还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立秋多喝三种汤
虽然白天还是很热,但气候逐渐干燥,要注意润燥、养阴、润肺。
01大麦芽煮汤——理气健脾
立秋后天气还是比较闷热,要少吃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咸食物。给大家推荐一款汤饮,不但能清热消暑,还有理气健脾的功效。主料是大麦芽(一两)、和瘦猪肉(四两)、冬瓜(六两)以及少量陈皮(25克)一起用砂锅煮汤,大火煮开后小火煮1~2小时。
02雪梨百合汁——清热润燥
立秋后燥气上升,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莲子、山药、百合等。雪梨和百合一起加水熬制,清热润燥,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特别是对于经常干咳的人。
03油菜燕麦粥——养胃除燥
立秋后还是属于长夏之末,天气仍然比较闷热,易造成食欲不佳,建议用燕麦熬粥喝。燕麦先煮熟,然后放入油菜末煮开。另外,将大米先煮熟,然后将提前做好的山药泥加入煮开。适当喝些能够养胃健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