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高晶华调研指导白河县村 http://www.bahezx.com/bhxmj/8105.html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最近的天气可以说是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特别是现在早晚温差大,
这样的天气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
尤其是小朋友,
他们免疫力比较低,
更是感冒的高发季,
这个时候预防工作就非常重要啦!
做好预防才能让小朋友
健康地度过这个秋天哦!
秋季常见病防治有对策
1.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4、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5、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6、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
主要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多饮水,多休息,从外面回来冲洗鼻子、注意通风以及锻炼身体,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
4.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上火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发生上感,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预防措施: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发生上感不要滥用抗生素,让幼儿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5.口角炎俗称“烂嘴角”,多因维生素B2和锌缺乏引起,如果伴有细菌或真菌感染时更易出现嘴角干裂、糜烂,疼痛。
预防措施:口唇发干涂婴儿唇膏保持湿润,尽量告诉幼儿不要舌头去舔口唇,更不能用脏手搔抓。吃些富含B族维生素和锌的食物。
6.鼻出血气候干燥、寒冷时,幼儿上火后引起鼻黏膜干燥,会导致黏膜下小血管破裂而流鼻血。预防措施:经常给幼儿剪指甲,及时纠正抠鼻孔的坏习惯。室内可放一盆水或使用加湿器,防止室内空气过于干燥。每天用芝麻油涂抹幼儿鼻腔前庭部位,可防止鼻腔黏膜干燥。7.秋季腹泻
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肠泻、肠炎)高发季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在腹泻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患儿,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不要用抗生素。
温馨提示:预防秋季疾病,正确洗手很关键
世卫组织调查
正确洗手能减少30%—50%的疾病风险。别小看了这些洗手习惯,它可帮助您和孩子有效地阻隔疾病的发生哦。
秋季孩子保健,给您一些小窍门:
多吃水果蔬菜
秋天天气逐渐变凉,是感冒的多发季节,为了提高幼儿的抵抗力,幼儿园和家长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中让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食品,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奶制品、动物肝脏、坚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蔬丰富,大部分绿色蔬菜及红*色水果中都富含大量维生素,建议孩子多吃。
少吃“上火”食物
秋季来临,孩子容易“上火”,在饮食方面需要调整,少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正确对待“春捂秋冻”
常说“春捂秋冻”,“捂”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老师以及家长应当根据室外温度给宝贝来增减衣服,并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对于“春捂”,医生的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头”和“脚”,不要让头颈与双脚着凉,这样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而关于“秋冻”,指的是在秋天的时候不要一次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不要在秋天就把冬天的衣服穿上了,那么到了冬天,孩子可就要穿成五花大绑了。
鼓励孩子多喝水
秋高气爽,宝宝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孩子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提供一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在幼儿园时,老师也会及时关照小朋友多喝水。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孩子体内水分平衡。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感冒症状,如流鼻涕、打喷嚏、发烧、咳嗽等,要尽快送医,避免因为耽误,而使孩子病情加重。在这里,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出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才是对待孩子病情的正确方式。
以下几款粥品可防秋燥:
菊花枸杞粥
取菊花30克,枸杞子15克煎汤,再与粳米克同煮成粥。具有清风热、补肝肾、明目作用,对风热感冒、咽干、目赤有一定效果。
银耳粥
取白木耳10克,用水浸泡发涨,加粳米克,冰糖30克,煮成粥食用。用于久咳、干咳。
生梨粥
取生梨2只,洗净后去皮切成碎片,加粳米克煮成粥食用。可防治口干、舌燥、燥咳。
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拥有强壮的身体
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
本期供稿:白峰园保健室
编辑:刘佳燕
审核:傅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