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外资零售巨头可能搞垮国有商企联商
中国一名经济学者认为,国外大型零售业以收购兼并整合的方式进入中国的零售业所带来的大冲击,有可能使中国的国有商业基本垮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访问时说,国外零售业进入,有可能产生的问题是:不采购中国产品。因为它是全世界采购,把最低成本最好效益最好质量的产品采购来交给消费者。一旦按照这种要求在全球采购,不采购中国企业的产品,很多生产企业就会无法生存。 针对中国很多零售商已经在考虑大型零售商的组合,比如组建大型的商业旗舰,对零售业进行标准整合的现象,他指出:“现在整合“几大商业旗舰,只是把国有企业捏在一起。捏在一起还是国有企业,体制不变。灵魂不变,没有意义。” 他说,国外零售业有整合的五大优势,而中国零售业目前并不具备这些条件。首先是具备需要长期培养才能成*的力量极强的销售团队;第二个是具备销售机构、设计销售机构和如何采购的一整套机构运转能力;第三个是物流,靠物流渠道的畅通来保证低成本低价格吸引消费者,中国没有,既没有组织物流生产的经验,也没有流畅的物流运行。第四是资金流的控制。 中国零售业将被逼改革 国外大的销售商,现金流是全世界流动的,经过银行的结算中心,采购流通的现金流非常好,资金的调拨运转非常清楚,资金的使用也效率非常高。而且大的经销商都有自己的银行联盟,它所有资金结算都在它自己的战略联盟银行结算,资金流非常节约,中国没有。 他说,这五条就是能否整合别人的战略依据,但中国现在的商业都没有,“从经营理念到行为规范、思维模式和现代零售业都不是一回事”。 魏杰说,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零售业,民企无力量优势,国企有体制约束。中国的商业零售业控制在国有商业手中,民企基本没有进入零售业。国有制由于制度的约束,转轨很难转,很难调整。国企的体制缺陷决定它不可能发展成大的现代的零售企业。 他还悲观的认为,现在开始培养中国零售业的优势已有些晚,因为成长大约要10年左右,而零售业最起码现在已经完成经济布局了,在珠江、长江三角洲,在大城市,已经基本完成了这种布局。 他说,其实这是中国的进步,中国家电就是这样走出来的。在被逼的情况下进行改革,从而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因此,即使外资大量进入中国零售业,不必惊慌,至少就业和税收还是获益,最终中国零售业也将能培养起竞争能力。